普法:用革新性思维处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本篇文章471字,读完约1分钟
谭敏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两大支点,但外来务工者没有时间。 许多从事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 两个是因为没有能力,很多外来劳动者自己的教育水平有限,不能给孩子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支持。 因此,流动儿童的教育依靠学校教育。 但是,现实是,在学前教育和中学后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介入度不高。 作为出生后第一个重要的学习期,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实际诉求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容易被忽视。 孩子一点也没有合适的幼儿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面向流动儿童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流动很大,教育质量不高。
移动儿童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在教育层面的并发症。 处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人口素质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今天,这部分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也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以更大的决心,用创新思维和改革措施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 3月30日《广州日报》第02版《流动儿童教育创新不可延误》,作者:谭敏)
标题:普法:用革新性思维处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860.html
上一篇:普法:家教不能逾越法律底线
下一篇:普法:恢复留级制度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