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30阅读:

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吴朝晖

在国家重大战术诉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收敛和多技术边界的融合成为常态,不断促进新学科的前沿、新科技行业和创新形态。


9月11日,习大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演说,强调“研究方向的选择必须多次寻求指导,从国家的迫切需要和长期诉求出发,处理真正的问题”。 总书记的重要演说深刻阐明了面向国家重大战术诉求开展科学技术创新的规则,指出了大学扎根于中国大地迎来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方向。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在国家重大战术诉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收敛和多技术边界的融合成为常态,不断促进新学科的前沿、新科技行业和创新形态。 最明显的一些变化之一是智能化推进现代化进程,人工智能等数字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种诉求密切结合,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从国家的迫切需要和长期诉求出发,加强多学科交叉收敛的战术方向布局,既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需要,也是面向未来、战胜未来的需要。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多学科力量共同处理。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被称为控制电力传输、转换的cpu,技术诉求非常紧迫。 浙江大学成立了由电气工程、化学、材料学、控制学、新闻电子学等学科人才组成的跨境创新团队,开发完成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高端装备行业,相关技术和产品的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面向未来,大学必须以前瞻的视角和先进的思考推进多学科交叉收敛。 通过学科重组与前沿性行业产生领先性方向,建立各学科群有机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掌握大新闻、大生命、大物质、大生态等行业的创新主动权。 探索基于有趣、应用、数据和算法的混合驱动创新模式,以新的组织结构比较有效地贯穿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使创新过程各方面融入国家快速发展诉求。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基于这种认知,浙江大学始终为国家战术诉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建设交叉学科,制定交叉学科群快速发展计划,建立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量子计算与感知、生 以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收敛研究计划为例,浙江大学建立了脑科学和脑医学学院等机构,凝聚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特色力量,形成了一系列象征性成果。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大学一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创新人才的供给库,下一阶段,大学需要发挥自己的特点,中国梦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人民日报记者赵婺娜采访整理)


标题:普法: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术诉求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30/2096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