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
本篇文章1793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进口冷链食品核酸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 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家畜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的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国家卫健委情报发言人米锋说,疫情的传播表现出由物待人、由人待人的特点。
进口冷链食品经常成为雷区,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怎么全面消毒? 关注与冷链相关的热点,多部门专家回答公众的疑问。
一问:进口冷链食品为什么经常成为雷区?
11月7日,经由天津入境的德国进口猪前肘外包装标本和印度进口冷冻带鱼外包装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11日,天津市静海区一份比目鱼外包装涂布样品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天津市津南区某冷冻批发市场12日,一份混检样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hellip。 … 今年6月以来,全国许多局部疫源指进口冷链食品,三文鱼、厄瓜多尔冷虾等产品经常被检测出携带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判断中心副主任李宁认为,海外处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爆炸期,在跨境运输中,冷链食品和外包装很可能成为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运营商。
最近,各部门和各地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提取检测,随着检测频率、频率和展望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增加。
这也表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比较有效。 李宁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为万分之0.4,而且第一集中在食品外包装上。
二问: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进口生鲜也可以吃吗? 相对于进口冷链食品检查阳性频发,这个问题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目前还没有发现直接吃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中国疾病管理中心消毒学主任专家、环境所消毒和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表示,感染风险主要是搬运、操作等环节,未发现食品本身导致的感染。
张流波表示,安全有效地消毒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表面,可以使新冠肺炎病毒失活,消毒后重新接触表面,感染风险非常低。 但是病毒核酸可能依然存在,进行消毒后核酸检测仍为阳性,公众无需过度紧张。
李宁补充说,烹调过程也必须保持清洁,采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离,烧煮透,维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三题:进口冷链食品如何全面消毒?
国务院联防联合控制机构综合小组日前发行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事业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国境内人员接触之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解决。
据此,海关总署对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消毒事业进行具体部署,包括确定口岸环节预防消毒的实务要求、工作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辅助监督措施。 一点口岸规定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到0.4%过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擦拭消毒外包装的6面,作用30分钟,用清水清洗。
根据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从方案公布到24日24点,口岸环节的预防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吨多,消毒范围为提取的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集装箱、空运
进口冷链食品的低温消毒比通常的消毒更困难。 张流波说,目前正在研究相关技术的做法。
四问: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公众该怎么办?
消毒、洗手、防止飞散、周边调查、高温清洗、迅速解决。
张流波提示,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该先消毒外包装表面,然后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解决外包装时,请不要污染周边环境。 然后进行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接触食品的炊具及时清洗,采用的残渣单独包装,处理及时。
购买新鲜食材时,请不要用脏手触摸嘴、眼睛和鼻子。 李宁通过流行病学追踪分析介绍,感染者是在特定环境下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高风险人群,如搬运者等。
五题:流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如何监管的?
很多人担心病毒会不会通过通过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的链传递?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检查专家陈婉娴说,监督管理部门将重点放在五个方面的措施上:一是及时开展市场风险检查。 二是督促食品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继续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四是实行预防消毒措施。 五是推进可追踪性平台的建设。
从月30日开始,天津冷链食品可追溯平台全面在线运行。 客户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外包装和集装箱的电子追溯代码,了解原产地、上游公司(进口商)、检疫说明等新闻。
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中国疾病管理中心流行病学主任专家吴尊友说,面对未来春节人员的大流动,如果人们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重大疫情。
标题:热点: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09/47184.html
上一篇:热点:金牌农产品也要深度“触网”
下一篇:热点:根治刷单,平台要担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