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信用卡“灰色地带”风险多
本篇文章3368字,读完约8分钟
信用卡谈判分期? 中介谈判有《剧本》
法律官员警告说,有“灰色地带”风险的持卡人运气好。
小张去年年底失业了,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信用卡账单逾期三个月了。 这让他很不安。 据朋友推荐,张先生发现网上有中介,可以帮助顾客和银行“协商分期”,不仅利息,本金最多也可以分成60期,他瞬间动心了。
这些引以为豪的“神通大”中介真的能帮助无法还钱的“奴隶”翻身吗? 他们骄傲的“协议分期”业务真的那么美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最近进行了调查。
[谈判分割][债务重组]
广告新闻遍布各大平台。
北青报记者在淘宝平台上搜索“逾期协议”“协议分期”“债务重组”等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店铺。 他们的广告语基本相同,卖点是“不被起诉”“停止催收”“停止高额违约金”“个性化分期方案最长60期”。 很多店铺的名字和介绍有“法律支部”“法律中心”“法律咨询”等。
社会交流平台上的相关内容也很多。 微博上“协议分期”的博主近40人,最受欢迎的粉丝超过50万人。 除了介绍信用卡逾期的知识外,还首先提出了协议分割的服务,发行的图像基本上是顾客协议成功后对话的剖视图。
虽然与“休帐”、“谈判分期”相通的博主也很多,知道各种成功例子和攻略纷飞,但具体怎么和银行说话,还是需要私信联系,业务负责人有时会对接。
抖音和西瓜等短篇视频平台也销售了很多“协议分期”“债务重组”的课程。 博主详细的教授卡诺如何与银行打交道。 还有人亲自示范和传播自己和顾客服务的信息表现的录音。
中介通常有两种服务方法。
单一业务最低1000元
我知道处理这种协议分期的中介通常有两种服务方法。 一个可以代替顾客和银行谈判,签代理合同。 另一个是进行“场外”的指导,让顾客按照他们的方案准备材料,用他们教的话和银行谈判。
这些被称为“债务规划师”“法务顾问”的中介当然不是免费咨询。 据北青报记者介绍,现在中介的领取标准不同,领取比率基本是未支付金额的4%-10%,一项业务最低领取1000元以上,但也有谈判的空间。
北青报记者与淘宝上个月销售的2000多家店铺取得了联系。 对方直接给予微信号,让员工商量具体情况,强调“所有收费流程都可以调查淘宝、正规企业、随时调查资格”。
北青报记者微信在联系他们后,以帮助朋友的名义进行了咨询。 朋友有三张卡就到期了。 其中一张是5万左右,另两张是3万左右。 对方说,协议分割因银行而异。 有些银行在谈话成立后,违约金停止,利息不停。 有些银行可以免费灵活分割。 另外银行需要先支付首付的10%-15%。 最终需要看各银行的具体政策,“大部分可以谈18-60个月的分割”。 他们直接代表顾客和银行的信息表达,但需要顾客提供一点资料。 收钱是每张卡1200元,一共3600元。
“你先在淘宝下单,协商成功后发货。 如果不顺利的话,我也收不到你的钱。 ”。 小张也在淘宝上和这家店铺有联系。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一张信用卡逾期6万元,银行免费分成60期,每月只能还1000元。 但是对方说60期难度大,最多48期,价格是2400元。 小张太贵了,对方回答说“这家银行最难说话”。
另一个中介说,安排律师全过程代理的费用有点高,需要账单金额的8%+500元的材料费。 指导合作更便宜。 1888元。 名义都包着卡处理。 实际上一收到钱就说“会说话”。
卡主机为“协议分期”
需要信用卡密码等消息
经过商量,张先生最终放弃了全权代理。 “他们想要的个人消息太多了,还有银行的密码。 我有点害怕。 以往,中介向停止结算顾客发送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银行名、卡号、卡的制作方法、查询密码、限额、现在的未支付额、预约手机号码、联系方式名电话、联系方式关系、账本日、还款日、当时的预约邮箱、当时的单
“如果把这些都提供给他,当然方便他为我和银行谈判,但他们也掌握了我的隐私新闻,心情不好。 ”张先生说。
中介协议有“剧本”。
悲惨的销售、时钟的决心、投诉的威胁
一位网民在平台上说:“我至今为止多次向银行的顾客服务信息传达过,但没有申请停止。 有些客户服务直接说银行没有做这项业务,但有些人不知道有中介了。 ”。
为什么顾客自己和银行谈不到一起,中介却能“走投无路”? “他们都是老一套,有剧本。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说。 据了解,中介被认为是“尚方宝剑”是2011年1月实施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方法》的第70条。 即:“在特殊情况下,在确认信用卡负债额超过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情况下,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个性化分期偿还合同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达成协议后,银行不会再次催促持卡人收回或起诉,除非逾期。
据股票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员工介绍,无论是中介亲自上阵还是异地指导,通常在三个方面做作业。 第一步是“假装可怜”,说明遭遇了失业、疾病、交通事故等重大变化,一般提供各种说明。 第二步是向银行说明现在的收入情况,表明在能力范围内按时偿还,有些可以写承诺书的决心。 第三步是如果你觉得银行不太会说话,指责银行的顾客服务和催收有问题,威胁说马上向当地的监管部门投诉。
内存
个性化分期偿还协议
最长时间限制不得超过5年。
在2011年1月实施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第70条规定中,“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信用卡负债额超过持卡人的还款能力,且持卡人还有还款的意愿,则发卡。 个性化分期偿还合同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达成协议后,银行不会再次催促持卡人收回或起诉,除非逾期。
律师注意
“灰色区域”高风险持卡人有幸运的心理
现在,从事信用卡“债务重组”业务的中介主要是律师,另一个原来是从事催收的人。 他们逾期为持牌人“制定计划”不是违法的吗?
北京时代的九和律师事务所的合作伙伴许桂林律师认为相关中介机构现在应该在“灰色地带”游走,法律没有明确禁止这种业务。 但是,对持卡人来说,必须注意其风险。
许桂林指出,一些中介骗取服务费,即使不能工作也不退款。 有些中介煽动持卡人编造谎言,直接帮助持卡人发行虚假的说明资料。 比如伪造贫困说明,住院说明等。 这种行为其实是欺诈。 一确认,借款人不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还支付高额的中介费冲水。 即使找不到银行,中介也有可能利用假的“把柄”敲诈持卡人。
另外,这些中介在服务过程中取得了持卡人大量的个人隐私新闻,如果他们非法录用,可能会给持卡人带来更大的损失。
许桂林要注意逾期持卡人,慎重处理这些“债务重组”的中介机构。 不要有运气。 不要因为想要小利而带来越来越多的风险。
广东银行保监局去年9月发表了风险提示,代理“债务处分”“延期偿还”“减免逾期费用”等违反欺诈和行为本身对债务偿还没有效果,反而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对顾客个体的征信和经济财产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专家的观点
“反催收”联盟扰乱金融秩序
“债务还清,符合启典之义。 我认为这些中介现在逾期促使持卡人借钱,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破坏了社会风气。 ”。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说。
“他们其实是在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利用持卡人的弱点,赚新闻不对称的钱。 ”董峥指出,如果持卡人一直还款记录良好,由于特殊情况暂时面临困难,可以自行与银行协商,正常处理。 但是相当一部分持卡人办卡时没有计划,办卡时随心所欲,真的没有钱不能还债,反而在寻找还债的“好方法”。 这些中介正好回应了这部分的指控。
“欠银行的钱必须按时偿还。 这些人介入后,债权人成为弱势群体,如何还钱必须问债。 我认为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风气。 ”。 董峥说。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与逾期协议相关的产业有必要在更大的框架内看。 也就是说,“反催收联盟”这条黑灰产业链对市场有控诉,但存在反催收联盟是不合理的。 现在,其教学复印件多样,既有信用卡逾期协议,也有故意教唆废债,以任何形式影响金融业务的健康运营,扰乱领域秩序,阻碍领域迅速发展的“毒瘤”。 她认为,有关部门比“反催收联盟”更采取行动,在政策层面立即打补丁,防止逃亡债务人钻空子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还有业界人士的建议。 银行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持卡人提供个性化分割的正常申请渠道,灰色中介不会扰乱市场,可以考虑干扰银行的正常员工。 (记者程婕)
标题:热读:信用卡“灰色地带”风险多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