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集资诈骗上网钓鱼 买卖网课赚“补贴”小心!
本篇文章2357字,读完约6分钟
平台上线后,罪犯大规模自销受害者,每节课稳定赚了约40元
。
买卖网上课赚“补助金”,小心陷阱!
现在网上课程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新方法,各大教育平台发布了多种网上教育资源,老师戴上“播音员”,网上为大家宣传上课消除混乱。 但是,网络水深,有些不法分子主张“挂羊头卖狗肉”,对外是网络教育平台,但实质上是利用买卖“网上授课”进行集资诈骗。 最近,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刘某、沈某、杨某、赵某犯了集资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0年至5年徒刑,被罚款。
加入网络教育,利用“教育补助金”吸收资金
年3月,住在山东荆县的刘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沈某,说有赚钱的路要走,说想和他合作。 这是“兄弟难弟”前期电信诈骗损失340万元,一个是被流通组织骗了780万元,都需要还债。 沈某当然不会拒绝送回家的财路,刘某告诉他投资网络教育平台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认为,济宁是孔孟文化的发源地,教育领域有“先天”的特征,深思熟虑后,两人选择了企业地址为济宁市。
年3月到8月的半年间,两人在济宁注册企业,申请了营业执照。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某从四川买的教育app也可以在网上备案参加试车了。 8月22日,平台正式上线,“诱饵”消失,只是等到“鱼”上钩……
这个网络教育平台的运营模式非常简单,教育只是个幌子,利用高额的返利环境筹集资金是真的。 首先是促使受害者注册“教师编号”的成本发表课程。 根据教师水平,一门课程的售价从400元到1200元。 之后,让同一受害者注册“学生号码”购买课程,前期购买课程享受9折的“教育补助金”,然后上升到9.2折,交易完成后1小时后课程费到达教师账户,但提示需要1周。 这样换算的话,对受害者来说,近400元的课程可以赚近40元的“教育补助金”,一天可以发行10个课程。 怎么看都没有损失。
但是,所谓的“教育补助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刘某说,这个平台没有任何好处,前期他组建了很多微信集团、qq集团,在集团中宣传他们的企业是培训教育机构,现在可以参加集团争取教育补助金,自己的朋友杨某 这期间他们注册的企业一直在付钱是为了让有展望的潜在投资者相信真相。 毕竟,这个“时差”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不断召集人员在这个平台上购买课程来维持。
赵立荣/漫画
从爆炸性利益到崩溃,只有3个月
最初,小组中活跃的大部分是“自己们”,慢慢地看到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真的能赚钱,于是开始购买课程。 随着参加者人数的增加,他们的企业越来越大,“运营模式”逐渐明确:刘某实际操作企业运营,负责企业的全面工作,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沈某负责顾客资料的完整性和对教师的新闻确认等
年10月,刘某利用赚来的钱,增加了豪车来谈判新业务。 看到企业账户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沈某害怕,想分钱“金盆洗手”。 他告诉刘某想法后,被嘲讽了一阵,说他的眼睛不长,开始构想给他将来的企业开设实体教育训练机构的蓝图。 为了稳定沈某,刘某出钱还了沈某的一部分债务,沈某继续做了。
但是好景不长,同年11月下旬,平台被黑客攻击,投资人数减少,平台资金锐减。 为了挽回损失,刘某等人立即启用了新的教育app,进行了大规模的还原,但这些方法依然没有扭转企业濒临崩溃的局面。 11月25日,刘某、沈某取出企业账户剩下的60余万元,用4万元买了二手车、一些手机和手机卡。 四十余万元回刘某。 剩下的钱别人分着跑。
企业人去大楼前两天,他们对外发表了招商会、训练会、孔府孔子庙参观、创立仪式等一系列虚假推进活动的消息。 刘某还在集团内推进企业的复苏,督促继续上课等言论继续投资受害者。 到12月为止,所有集团一夜之间解散,依靠教育平台实施欺诈的欺诈,揭示了全国各地32名受害者损失140多万元的真实面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是筹款诈骗? 检察官的准确度
从搜查阶段到审判,几个被告人提供了利用app购买教材返还资金的犯罪事实,但主观上不是故意欺诈,而是想吸收资金打开实体训练机构,定性地说这种行为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行
案件检察官深入分析案件本身,通过对被告人的多次讯问,结合所有证据提供精确的定性,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集资欺诈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主观上,刘某等人的行为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模式来看,该企业没有其他经营活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支持受害者的所谓“补助金”,是通过购买课程的受害者支付的授课时间,返还以前受害者的授课时间,这种“新 二是经营中被告人购买豪车,平台关闭后购买二手车逃跑,浪费受害者的钱。 三是平台关闭后,自己骗钱,拿钱逃跑,交换手机和手机卡,躲起来。
客观上,刘某等人使用了虚构的事实,使用了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 利用微信群进行广泛虚假的普及,据说企业有实体训练机构。 除了在Weichat集团内发表结算截图、“结算有保证”等发言以外,在Weichat集团成立初期,还让内部的人购买网上课程,在Weichat集团内发表大量的截图。 app暴跌的前一天,企业为了欺骗受害者继续投入资金进行了虚假的推进。 平台关闭后,刘某在聊天集团内推进企业重组,购买教材的奖励400元促使受害者继续付钱,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 刘某等人实际上没有支付本利息的能力,以高额返利吸引受害者,利用便宜的思想吸引受害者投资,符合集资欺诈的客观行为模式。
最终,法院认定并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成立。 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均上诉。 最近,这个案件宣判了二审判决,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了原来的判决。
检察官在这里,集资诈骗很深,打着“高额报酬”“短期回收”的幌子进行资金募集的行为特别要观察。 投资者不得以正规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资产管理,轻信通过建设等方法传达的投资项目。 防止受骗失去财产。
匡雪张艳崔丹丹
标题:热读:集资诈骗上网钓鱼 买卖网课赚“补贴”小心!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4844.html
下一篇:热读:信用卡“灰色地带”风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