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1000倍
本篇文章760字,读完约2分钟
原标题:我的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了1000倍。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教授贾锁堂和肖连团教授带领团队,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里德堡原子微波超色差接收机的原型,大大提高了微波场强的检测灵敏度,微波测量灵敏度为55nv/(cm·hz1/2
该小组的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物理学”上。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景明勇,共同第一作者是胡颖教授,通信作者是张临杰教授和肖连团教授,研究者包括马杰教授、张好副教授。
微波是人类关注世界的另一个“眼睛”,利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映射人类难以涉足的地区地形,探索广阔神秘的宇宙宇宙宇宙。
经典的微波测量方法是微波感应金属中的自由电子通过产生规则的感应电流来提取微波电场的新闻。 但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具有随机热运动的特征,在感应电流中引入随机热噪声,这是经典的微波测量方法实现超高灵敏度检测难以突破的瓶颈。
山西大学团队提出的基于可控原子系统的微波超外差测量新原理和新技术根本没有对经典微波测量方法中自由电子随机热噪声的影响。 他们基于可控引线堡后装饰状态和微波电场干涉耦合的新原理,完成了hz级超窄线宽激光器的大范围连续可调谐、相位及强度噪声压缩等技术攻关,实现了引线堡量子状态的精确制造和控制。 他们的研究突破了微波量子测量的电场强度和极化测量的界限,实现了利用里德堡原子测量微波电场的相位和频率。 特别有趣的是,他们完成了x波段雷达的速度原型功能演示,最小速度分辨率达到5μm/s(3mhz ),可用于从超低速度运动目标到超高速飞机的探测。 这种超外差极微弱微波电场的电场强度测量值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
肖连团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这一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微波电场精密测量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国防安全、微波通信、量子计量、电子新闻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记者王海滨)
标题:热点:我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1000倍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1/3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