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浙江银监局局长熊涛:探索绿色金融模式
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习大同志在主政浙江提出的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一论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迅速发展生产力,为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快速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认知的基础。 多次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致力于推进绿色快速发展,致力于让我们在快速发展中选择方向,取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培养新的竞争特征,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迅速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支撑绿色金融。 浙江银监局贯彻落实新的快速发展理念,树立浙江银领域的绿色金融理念,建立绿色金融机制,吸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形成具有独特特色的绿色金融模式。 目前浙江省绿色信贷余额达到7443亿元,在全省各信贷中超过9%,而且资产质量优良。 浙江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道路已成为绿色快速发展理念在金融业中的生动实践。
把握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方法转变和新旧动能转变的关键时期。 浙江省作为中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地区,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方法的转变上领先一步,这为浙江省迅速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形成了高度共识,集中各方合作,致力于推进经济金融绿色的快速发展。 浙江银领域要把握绿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先发特征,积极创新,推进绿色金融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结合实际迅速发展绿色金融学。 根据浙江快速发展战术的部署,浙江银监局探索了吸引银领域形成绿色金融的浙江模式。 一个是立足于“五水共治”的绿色银团模型。 比较了水资源管理项目融资金额大、期限长、利率低等优势,摸索形成“五水共治”绿色银团融资模式。 二是培育特色城镇的绿色基金模式。 年以来,浙江银领域对接49个特色城镇,提供资金172亿元,支持5751户创客。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综合信用模式。 例如,浙江银行机构提供6.3亿元的信用资金,支持安吉特色文化村和旅游村的修理,促使8万农户从中受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四是比较循环经济的绿色直融模式。 拓宽循环经济公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价格,推进全国第一家单绿色公司债券在浙江落地。 5是促进机器更换的绿色租赁模式。 加强融资租赁服务,执行制造商租赁、售后租赁等模式,支持机器换人公司的技术改造。
建立监督管理平台和机制。 为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的约束机制,浙江银监局建立了一个平台,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新闻平台。 与省环保署合作建立绿色信贷新闻共享平台,帮助银行获得公司的环境行动新闻。 二是飞行员改革的机制。 在湖州、丽水、衢州等地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改革,推进绿色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三是统计监督机构。 建立健全绿色信用监测机制,设置绿色行业、绿色风险、绿色信用、绿色运营4个维度308个指标,纳入生态旅游、“五水共治”等地方特色指标,绿色金融进展与效果 第四部分是监督评级机制。 在湖州开展考试,建立绿色银行的监督管理评价体系,将绿色金融评价结果与监督管理评价、机构准入、董事职务评价、绿色金融债务发行等联系起来。
(作者是浙江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标题:热点:浙江银监局局长熊涛:探索绿色金融模式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4/3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