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从“亏损大户”到“盈利尖兵”
本篇文章1738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新闻记者李谷奇通讯员冯作文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企业收到了两家合资公司的《成绩表》。 今年第三季度,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企业实现利润406万元,苏州兰炼富士仪表有限企业实现利润105万元。
五年前,这两家公司面临着经营困难、人心涣散、离职人数多的困境。 其中,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企业年损失额一度超过1100万元。
让这两家曾经的“亏损大企业”成为今天的“利润精英”是什么?
“根据集团企业多次创新、增强快速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的要求,比较制约合资公司优质快速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技术瓶颈,推进相关改革,复活仪表业务凤凰涅槃、浴火。 》兰州石化企业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家民说。
改变经营模式。
说到兰州石化仪表板,必须提到响彻大江南北的兰炼仪表工厂。
兰炼仪表厂创立于1960年,曾经是中国石油、石化系统最大的仪电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公司。 其中,qxj-213a系列气动指示记录调节器曾经获得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产品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ⅲ型风电机组组合仪表也写在高中教科书上。 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世界范围内的集成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小型化仪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兰炼仪表厂逐渐陷入困境。
比较这一现状,前兰炼仪表厂和兰州石化企业的决定者改变了思维,采用了将迅速发展仪表产业的眼球投入南方市场,与海外先进公司合资建设工厂的方法,突围了。 上世纪末,前兰炼仪表工厂与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等4家公司合资成立了苏州兰炼富士仪表有限企业,由兰州石化和日本富士电机2家公司投资。 2010年,中国石油和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企业。 两家合资公司由兰州石化企业统一管理。
为了使公司尽快扭亏为盈,兰州石化决策层提出了“一组班子,两个品牌”的构想,改变经营模式,推进两个公司的人才、市场、产品、销售等特点“合二为一”、“握拳”,“1” 2”的效果
“我们重新整合特色资源,同时推进非主要营业业务秩序退出,提高技术服务和保障水平,公司利润逐年提高。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到了年,企业在改变连续损失7年的颓势后,开始扭亏为盈,公司进入了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实施量化评价。
年11月,仪表板块负责人杨德寿就任后不久发现了奇怪的现象。 有些员工上班时间总是拖延,但热衷于假日加班。 本来,企业员工的奖金是按照上班时间发放的,假日加班可以拿到两倍的奖金。
杨德寿决定立即改革业绩评价方法,实施量化评价,对负责产品组装的操作员执行仪表评价,销售员根据订货量发放奖金。
这一小变化激活了春水池,两家公司表现出产量增加、销售兴旺的良好势头。 今年第三季度,两家公司共收到3389份订单,生产销售了变送器1.8431万台,氧化锆氧分解计475套。
章永军和朱启成都是无锡富士仪表有限企业的法兰焊工。 两个人以前每月最多焊接50台产品,但坦率地说:“不管做什么,如果不做同样的事,大家都不想工作。” 改革后,奖金与员工直接挂钩,两人都摇了摇头。 “今年4月我们打破了记录,一共焊接了390台产品,以每月员工人数最多。 ”朱启成说。
增加快速发展动能。
“纵观世界市场,工业基础仪表的诉求一直很稳定,期待有一天销售额会大幅增长是不现实的。 不仅如此,在个别阶段还会呼吁低潮。 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几乎不可能在数量上找到突破口,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有出路。 ”。 据相关专家介绍。
基于这一评价,两家合资企业竞争开展了技术创新。 他们在变送器行业开发了大温度范围的凸缘变送器等14种产品。 开发了氧化锆氧分解仪应用行业一体化的氧化锆分解仪系列。 短短几年内,两家企业取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其中,发射机、氧化锆产品进入了中国石油集团的特征产品排行榜。
技术革新给两家公司带来了可喜的市场收益。 其中,传导产品的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从10%上升到50%以上。 氧化锆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70%。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氧化锆产品的市场领导者,其他主力产品也在各垂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杨德寿说。
标题:热点:从“亏损大户”到“盈利尖兵”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3/3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