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超15.4%就算高利贷?听专家这样说!
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新的民间贷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取消了以24%和36%为基准的“二线三区”,新的利率红线设定为4倍lpr,是最新一年lpr3.85%的4倍计算,民间贷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15.4%
新发布后,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有看法认为15.4%以上是高利贷。 但是,也有看法认为利率红线有漏洞,可以简单地迂回。 事实到底怎么样了? 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首先,民间贷款利率的上限并不固定在15.4%。
据业界专家介绍,15.4%的说法最初根据最高法的解释,“以年7月20日发表的1年间最优惠贷款利率( LPR )的3.85%的4倍计算为例,民间贷款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达到过去的24%和36% ”。
也就是说,15.4%的上限是根据今年7月20日的lpr利率算出的,不一定。 如果lpr变化,该上限也同样变化。
其次,新规则公布后,据一家媒体报道,民间贷款的新规则有漏洞,民间贷款机构可以“挖缝”70%的高利贷。
对此,中关村网络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借款人借款期限届满后应支付的本金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和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1年的最优惠贷款利率( LPR )的4倍计算的借款期间整体利息之和时 “也就是说,这里的‘4倍’是指司法保护的上限,如何计算在撰改后的司法解释中是毫无疑问的”。 董希淼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有名义利率和实质利率两种情况,两者确实有区别。 迄今为止,一些机构通过收取手续费、管理费、咨询费等附加费用,最终实际资金价格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标准。 新的民间贷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偿还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希望一些机构不要耍小聪明。
另外,业界专家警告说,新规则只指出“民间贷款”,这意味着新规则不适用于银行和费用金融企业等持卡金融机构。 根据去年9月通过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事业议事录》,人民法院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本着解决重大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价格的精神,区别处理金融借款和民间借款,不同的规定
应该观察的是,根据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小额贷款企业按照市场化的大体经营,贷款利率的上限开放,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的规定上限。 对此,董希淼说,小贷企业是否适用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在法律上存在争议。 “小贷企业纳入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可以把小贷企业等看作金融机构,不适用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限制。 ”。
另外,业界专家表示,为正规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服务的金融科技企业通过网上大规模数据的手段,提供风控、顾客推荐等服务,关于这次的民间贷款利率 如何监督从事助贷业务等的金融科技公司,是金融监督政策的问题。 今年7月,中国银行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共同贷款、辅助贷款业务持开放包容态度,金融科技公司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加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钱箬旌李万祥)
标题:热点:超15.4%就算高利贷?听专家这样说!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1/37835.html
上一篇:热点:数字人民币越来越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