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凌海:湿地版图有序延展
本篇文章850字,读完约2分钟
在这里,红色和绿色是主要的色调。 离北京最近的3万亩红色海滩聚集在红海上,与之相连的5万多亩绿色芦苇,有时被风吹起芦苇浪。 不远。 在长22公里的鹤泉湖河里,游艇往来,成群的鸟在低空飞翔。 河流通畅,水干净,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画卷缓缓展开。 是修复后的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口滨海湿地呈现给世人的独特风景。
21世纪初,海洋规模扩大,海洋工程增加,原来的河口滩涂被分割,天然潮沟的连接性受损,滨海湿地成为人迹稀少的枯水荒滩。 近年来,为了加强大凌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凌海市拆除了人工堤坝3670米,疏通了潮沟9317米,建设了生态海堤1000米,种植了芦苇、碱蓬草37公顷,恢复了滨海湿地面积190公顷。 据此,凌海湿地有序扩展,全市湿地面积扩大到80万亩。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优质修复,也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和繁殖地,野生鸟类的种类从253种增加到347种。 世界9只鸟类迁徙路,凌海占2条,分别是东亚和澳大利亚的西亚通道和环太平洋通道,鸟类的年迁移量接近300万只。 其中,国家重视保护的丹顶鹤、东方白鹤、灰鹤、天鹅等约4.3万只,首次出现鹪鹩、大红鹳、黑脸琵琶等6种鸟类。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充分释放了大凌河口这一中国最北滨海湿地的特征,按下了“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的快进按钮。 凌海市东方华地城投资20亿元,在3万亩枯水荒滩上建设了汇集湿地温泉、海洋温泉、冰雪温泉、生态温泉的16平方公里国家4a旅游风景区。 国学院、滑雪场、溜冰场、钓鱼乐园、芦苇泛舟、河海展望、快乐农场采摘等产业链配套项目全部投入运营,每年吸引100万名客人,附近1500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生态效益、经济
“这种生态文明融入乡村田野,是集旅游、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快速发展的美目所及,可以自由行走,所有的土地都很美丽平静”上海旅行者凌海东方 风景在路上,到处都是风景。 目前,全国闻名的东北地区唯一的湿地旅游目的地正在朝向区域协同快速发展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标题:热点:凌海:湿地版图有序延展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1/32679.html
下一篇:热点:“修”出最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