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山东沾化:小冬枣长成富民大产业
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前几天,送枣园最后一批游客,种植冬枣23年的“枣职仪式”山东滨州市糖化区下洼镇西孙村枣农丁太平在记账上,摘冬2号80斤,记载收入2150元。
金秋十月的排他区域,到处都是丰收的繁忙景象。 经过35年精心培育,冬枣成为富民大产业。
1984年,在下洼镇秦口河流域发现了56棵老冬枣树,当地政府敏锐地认识到具有“甜超荔枝脆超梨”口感的冬枣迅速发展前景广阔,积极吸引枣农种植冬枣。
随着冬枣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有些枣农出现了单方面追求产量的现象,冬枣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不得入手冬枣”,灌化区积极实施冬枣产业“二次创业”,让枣农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宣传物理生化综合防治,发展冬枣新品种冬2号等,迅速提高冬枣产业质量
目前冬枣种植面积50万亩,连续7年枣农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今年疏密间伐3.5万亩,新建肥水一体化设施2500亩,冬季2号改良2100亩,新建冬枣温室2600亩,建设144个高标准冬枣示范园,预计冬枣产量6亿斤
“加强质量效益重视,真正让重质量者经济,扩大冬枣企业的品牌效应。 ”区委副书记、区冬枣产业化推进事业集团组长王守泽表示,将大力实施企业品牌战术,开展“在名店购买名品”、“优秀企业品牌评选”等活动。 然后,升级冬枣防伪追踪方法,实现冬枣各方面的质量安全追踪,建设山东唯一一个专门检测冬枣、枣、枣产品的质量检测中心。
企业品牌创建是为了把冬枣做成地区名片,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推进冬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以前传下来的生产模式,培育新的动能,创造新的行业,宣传冬枣企业品牌,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长海湿透说。
“现在我们不仅卖冬枣还卖风景。 」通化区下洼镇东平村枣农王春民骄傲地说。 他的六亩枣园位于AAAA级景区凹陷生态旅游园内,国庆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客满。
通化区共有要点旅行采摘园38处,标准化冬枣采摘园300余处,旅行采摘散步道180公里多。 目前冬枣产业产值连续9年突破30亿元,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储藏、物流、加工和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冬枣主产区
“以枣为媒体,迅速发展枣,打造复盖冬枣金字的招牌,全面开创复盖冬枣优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兴区强区之路‘枣’上迈出一步。 ”区委书记临伟说。
标题:热点:山东沾化:小冬枣长成富民大产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9/32058.html
上一篇:热点:青藏高原上的“太空蔬菜园”
下一篇:热点:小花生“长”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