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哪些“食用级”护肤品真的能吃吗? 对不起,你又被套路了!
本篇文章2706字,读完约7分钟
编辑服从爱美之心的人都有它。 人们对促进自己美的追求爆发的美妆市场、名目繁多的美妆产品、层出不穷的护肤品概念感到眼花缭乱。 科技日报今天开始推出“美妆坑指南”专栏,不要吹黑,科学地分解美妆概念,突破营销环境的头脑,有助于绕过“脸上的哪个坑”。
“厨房排行榜”“有益身体的食物对皮肤也有好处”“可以把我们的万能油放在早餐的沙冰里吃”“100%天然的合成润肤霜”…。 关于护肤品,贫穷的概念总是层出不穷,现在“能吃”成为最受欢迎的概念。 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以吃”级的护肤品标榜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强调该成分达到了可以吃的级别。 而且,在这些“可以吃”的护肤品中,除了每个企业品牌发售的主力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网民的diy“心得”、猕猴桃酸奶口罩、西红柿祛痘口罩、果醋绿豆收紧毛孔的水……那么,这些。
不能吃“能吃”级的化妆品
“化妆品和食品属于不同的领域,两者的采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使用的原料和产品的指标要求、禁止使用要求、执行的规范、检查标准不同。 》天津强微生物科学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总监、天津大学生物化学工业专业硕士王培培发表的《采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有8783种,食品添加剂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采用标准》有2370种。
王培培表示,以酒精为例,食用酒精的执行标准为gb10343-2008,其中普通级醇的甲醇指标为“≦150mg/升”,允许少数甲醇的存在。 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甲醇是无效成分。 另外,例如针对微生物的要求,食品需要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查国家标准gb4789等,共计检查42个项目。 化妆品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检查粪便大肠菌群、绿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类细菌的总数。 两者的要求完全不同,食品级产品在护肤品方面不一定更安全。
“商家新推出的“可食用”级化妆品概念实际上是为了传播效果而采用的市场语言。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督处主任牛东斌表示,根据现在的标准和规范,化妆品不得吃。 另外,他还说“能吃”级化妆品的概念也不存在。
直接涂食物的话有效成分很难吸收
“许多食物的一些成分确实可以起到护肤品的作用。 ”天津科学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浩表示,例如多糖燕麦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含有茶多酚的绿茶类、人参中的人参皂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含有类固醇皂甙等的龙舌兰具有良好的抗炎保湿效果
“但是,请注意不要将食材的成分直接与其他化妆品混合。 ”牛东斌警告说,由于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成分,添加食用成分可能会破坏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体系,引起产品变质、霉菌、油水层化等现象。
“其实是直接涂抹食物的成分,所以皮肤很难吸收。 食物中的成分大多是大分子,皮肤表皮和真皮层中间有非常可靠的基底膜,将表皮层和真皮层分为两个世界,实现经皮吸收并不容易。 这是因为有护肤效果的物质很难大量到达真皮层。 另外,也有在空气中不太稳定,直接涂布效果与期待相差甚远的成分。 也存在微生物超过标准等刺激因素”。 王浩例如因为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所以正规化妆品通常使用维生素c的稳定形态的衍生物,调节浓度、刺激度。 直接涂维生素胶囊,把柠檬汁直接塞进口罩里,不仅得不到护肤效果,柠檬酸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出现晒干和发红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皮肤过敏。
“但是,如果涂抹含有这些成分提取物的化妆品,护肤品的效果一定比食用效果高。 ”王浩解释说,虽然吃和涂的护肤机制相同,但吃的食物必须先经过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的化学消化作用,还必须经过其他器官的代谢,最终能作用于皮肤的比较有效的成分很少。 只吃一定量的食物成分就能得到与涂布同等的效果,但这经常产生一点副作用。 吃维生素c美白的话,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和胃酸逆流等。
“添加到正规化妆品中的食物成分不是直接添加的,而是作为提取物添加的”王培培说,提取物经过物理、化学的提取分离过程,取向取得动植物中的某种或多种比较有效的成分,浓缩,比较不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 根据提取物的成分,可以形成糖苷、酸、多酚、多糖、萜烯类、黄酮、生物碱等。 另外,天然的食物成分中有不适合皮肤的成分,直接采用的话会伤害皮肤,所以根据用途不同,使用不同的精制技术,得到不同效果的提取物。
王培培表示,化工类使用的原料与食品相比,对纯度的要求可能更高。 杂质过多会导致化妆品配方体系崩溃,化妆品配方多而杂,一个配方可能有几十种。 这要求各成分的活性物质纯度高,杂质少。 否则,容易相互影响,不能期待。
光靠纯粹的天然精华是做不出护肤品的
“客人一般认为‘能吃’更安全。 很多人对“迷恋”的概念是天然、无添加、纯粹的植物。 》王培培表示,根据中国客户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2011年共同发表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费用指南》,化妆品是从多种成分中配置的,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只有纯天然植物提取物
牛东斌说:“很多化妆品都主张‘不含防腐剂’。 第一种情况是产品不含防腐剂。 第一种情况是产品不含防腐剂。 胶囊制品等包装制品,以及基质本身不易抑菌的制品(精油、唇膏、花露、香水等)很多。 第二种情况涉嫌炒作概念。 这类产品具有抗菌效果,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准用防腐剂列表中添加了具有防腐作用的成分,如戊二醇、辛二醇等。 但是,这些成分不一定比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防腐剂的产品安全。 第三种情况是虚假地普及或误解客户的产品。 ”。
“我们应该合理科学地看待化妆品中存在的防腐剂。 》牛东斌表示,中国法规需要在所有化妆品上市前进行毒理学测试或一定的风险判断,通常严格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防腐剂的化妆品是安全的。
“另外,未经认证的‘天然’和‘有机’产品,其风险很多。 ”王培培说,例如茴香、天竺葵、玫瑰等中含有的生物碱和挥发成分的一部分具有潜在的致敏性。 丁香花、紫荆花等提取物是引起哮喘的植物原料……另外,这样的化妆品没有有效保证。 天然成分中功效物质的含量一般主张含有人参、大豆、亚麻籽等功能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但根据文献,从人参根粉中活性多肽的比例为0.001%,其提取液还以0.1%—10%的添加量
“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产品的批准文号。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向药品监督部门备案。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取得备案电子证书。 》牛东斌说,上述批准文号、备案电子证书是化妆品的身份说明,批准文号需要显示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备案电子证书的备案号不要求显示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进行查询
标题:热点:哪些“食用级”护肤品真的能吃吗? 对不起,你又被套路了!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