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质量兴农关键是提升品质和安全
本篇文章1943字,读完约5分钟
一个国家农业不强,毕竟要用质量来衡量,创造优质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质量兴农战术的发表,对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日前,《国家质量兴农战术计划(—2022年)》正式出台。 《计划》提出,到2022年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一个国家农业不强,毕竟要用质量来衡量。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说,农产品质量对现代农业很重要,实际做的是生产力,做的细节是公共的说服力,强的是竞争力。 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术,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快速发展。
农药登记准入
“标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学检查技术学专家庞国芳说,在行业内评价一个国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首先要看上市的农产品是否符合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标准。 农业农村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制定了农业残留量限制标准2967项,完成了兽药残留量限制标准的整理,新制定了兽药残留量标准643项。
“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农村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表示,农药管理部门严格管理高风险农药登记准入,建立农药登记绿色途径,加快生物农药等低风险农药登记流程,完成50个小宗作物药效试验,作物药品登记不足问题
作为养殖的一环,兽药是不可或缺的进口产品。 据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介绍,畜牧兽医部门根据“四不批准”基本严格管理兽药准入大门。 另外,坚决淘汰了有安全隐患的兽药,禁止使用9种抗菌药。 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建设了100个飞行员养殖场。
“围绕农业绿色快速发展要求,清除不适合农业绿色快速发展的标准,制定环保绿色快速发展标准,以一流标准牵引一流质量。 ”康震说,必须加快标准制的修改,确立健全的标准体系,完全修改现有的标准,尽快改变现在的标准数量少和标准不适应等。 加快制定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争取到年达到中国农药残留标准1万项,瞄准中国认可采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农产品。
农产品以优质为目标
随着城乡居民支出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农产品的诉求逐渐从“量”变为“质”,从“多”变为“好”。 你怎么应对这个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表示,迅速发展绿色高质量特色农产品,推动提高高质量农产品供给数量,口感更好,质量更优,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呼吁个性化、多样性、高质量费用
内蒙古是有名的“黄金奶源带”“肉羊产业带”,牛奶、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 内蒙古农牧厅巡视员王国林表示,内蒙古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生鲜乳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测测试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年定量监视农牧产品数量同比提高了70%以上。
流通环节是生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牛宝俊在广东首次开发了生水产品冷链运输模式,开发了低温预养、自动化循环水、纯氧配送等专利技术,使生水产品处于半冬眠状态,实现了从塘头到市场全过程的闭环温控管理,生
监督管理多次“零容忍”
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但农业生产方法粗放,市场秩序尚未规范,道德诚信必须加强,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即使是0.1%的比例, 必须反复“零容忍”,保障“舌尖安全”。 特别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标准生产,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江西鹰潭贵溪市雷溪镇金土地生态农业企业中,刚采摘的白菜和生菜等蔬菜经过称重检查后贴上二维码标签。 用手机一扫,产地介绍、环境监测等新闻一目了然。 “通过实施质量安全追溯,产品的竞争力显着提高。 ”公司负责人徐闽洪说。 从年开始,鹰潭市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体系建设,源头可跟踪,趋势可跟踪,新闻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构建“从田头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据介绍,全国许多省份着眼于全程监督管理,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 浙江省着力构建省、市、县统一的全省可追溯平台,按批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建设。 福建将工商注册的1.5万家食用农产品生产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都纳入了“一品代码”的追溯管理。 宁夏实现全省农业进口品经营主体的网上管理。 青海省2/3县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验。
《计划》建议建立农产品可追溯标准体系,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新闻平台,与国家重要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对接。 到2022年,上溯示范点建设28万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域内8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等规模以上的主体基本实现农产品上溯的可能性。 于康震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应用国家追溯平台,建立数据交换和新闻共享机制,推进各省现有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比较有效的对接与融合,让生产者实施追溯管理。
标题:热点:质量兴农关键是提升品质和安全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