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2阅读:

本篇文章2105字,读完约5分钟

□赵志刚

有朋友戏言法律公众号是“法律新媒体的江湖”。 “江湖”是开玩笑的说法,但有形象。

另一方面,“江湖”有“江湖之远”的意思,与“庙堂之高”的主流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不同,作为“新媒体人”没有等级高低,首先是“微文会友、法学交流”,是走路。 两者,所谓的“江湖”当然有“江湖侠情”,来自山南海北的大咖啡,通过移动网络跨越时空的阻隔,共同的理想来到一起,在文载道上,讲述古论今,接着,襄法文化的媒介传递蓬勃展开。 三方,所谓的“江湖”自然有很多“流派”,不存在大规模化的形式,有内外兼修的大家、宗匠,也有分别精通十八种武器的“大咖啡馆”“小咖啡馆”,互相以各自的形式解释法律精神。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我方法律新媒体的时间很早。 上世纪末,我作为检察日报的记者参与正义网的建设,创建了“触网”,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政法平面媒体的发稿人。 之后,web2.0时代出现了博客和微博。 由于就业的理由,我也开了一个账户,了解法律传达的最新动态。 然后,我认识了影响很大的法律圈的博主,经常向他们提交原稿,采访了他们。 其中许多博主现在也与时俱进,成为法律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咖啡。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2012年刚发布微信,当时在中国检察出版社工作。 我想结合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和法治出版,登记“法律阅读库”的公众号,利用晚上和早上的时间,和网民交流。 由于早就尝试了风雨无阻的更新,《法律读书库》的公众号也遭遇了一些波折,但在移动网络的“风口”上,迅速发展依然较快,年11月初突破了100万的订阅数,在法律新媒体中,订阅数和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近年来,在探索“网络+法治传达”的普遍法律实践中,特别是在《法律阅读库》中组建了原创作者群后,我又认识了很多法律公众号的新老朋友。 他们中也有“50后”“60后”的哥哥、“70后”的同龄人、“80后”“90后”的新生力量。 有些人没有见面或认识,但和上帝的交往也变长了。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既然法律公众号被称为“法律新媒体人的江湖”,为了向网民介绍这些风格不同的大咖啡馆,我们可以把这些法律新媒体人归类为“三派五流”。

法律新媒体的派系大多与“大咖啡馆”“小咖啡馆”的经验相关,不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体验往往形成了关注世界的不同视角和路径。 其中第一有三个“派系”。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法学学派的俯瞰观点也被称为“上帝的观点”( perspective of god )。 理论的深度和学识的深度,让这些大佬们从法治的热点“从这里到他,从表到里”,有时深入到法理,追求法的价值和法与社会的关系。 有时跳出现象,指现在法治结构的功能和模式的利弊。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我熟悉的学派大咖啡馆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何家弘教授,擅长写证据法学、犯罪悬疑小说,他不断追求“聂树斌事件”等冤案,比较有效地推进了司法规范的建设。 现在,“何家弘”的公众号更新为189期。 北京大学新晋“长江学者”车浩教授在《神考题》中引爆了网络,从“婚宴连环血案”到“30年阴谋和爱情”,这些考题不仅学习法律,而且有助于理解人性,提高个人洞察力。 另外,华东政法大学的游伟教授从学者的立场出发,对司法改革发出了很多聋哑的声音,从“去行政化”中使司法更纯粹”到“司法宣誓、被告人出庭等与司法文明有关”,对司改持旁观的镜鉴和理智的超越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法律实务派的第一观点( the first perspective )。 经验的魅力和深刻的思考,使这些法官、检察官、律师们熟练地解决各种法律纠纷和法律适用的冲突。 有时一点一点地累,提出一些司法政策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有时游刃有余,屠丁像牛一样分解、解剖热点事件的证据认定、定罪。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我熟悉的实务派专家有很多。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司改革计划无处不在。 他创立的《法影艳丽》的多个复印件阅读数超过10万,司法改革政策的解释深入浅出,他写的《深化法院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重要问题》《不依赖大数据,司法改革将进行。 另外,全国十佳公诉人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王勇,精通刑法的他被称为法律知识的《百科全书》,不要只看他写的《公诉实务电信欺诈问题浅析》、《贪污贿赂说明》中修改的金额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法治情报派的第三视角(扎扎透视)。 信息的敏感和心灵的呼唤使法治媒体人有了用拷贝记录中国法治迅速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来自良知,作为法治媒体人,笔下有万千财产,笔下有人命,笔下有非曲直,笔下有名誉破坏忠奸,遵守中立、客观角度,担负着挖掘真相的使命。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从某种角度来说,“法律读书库”是法治情报派的代表之一,“法律读书库”始终坚持三种构想:第一以编辑为中心,媒体专业主义大体上对有争议的话题不设定默认角度,观点不同的可可 二是以原创为王,成立法律阅读库数百人的PCG ( PFESIO )原创团队,保证稳定的口供。 三是适应移动网络的阅读习惯,提高顾客满意度。 这其实部分地延续了以前媒体报道报纸、刊物的理念。 情报派的代表还不少。 比如我哥哥,《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创立的公众号“桂客留言”,将民主与法制相关的热点选题与公众号亲密对接,使平台成为“律师的想法、律师的话、急律师的急、律师的担心”

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作者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微信公众平台《法律读书库》的创始人)

标题:热点:法律公众号的“三派五流”(上)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269.html

上一篇:热点:谁是佟柔(五)

下一篇:热点:奶娘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