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1阅读:

本篇文章2137字,读完约5分钟

□安东

作者的照片

2003年在法院工作后,阅读法制日报掌握情况,指导就业成为了我的习性。 我不仅喜欢看一方面的重要信息,还喜欢阅读理论副本,更多关注一些例子和深入的报道,慢慢迅速发展成贴吧“法制日报”,分类好贴,必要时可以查。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2007年底,我从河南省担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2008年元月被选为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一年3月首次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会。 在代表团讨论大会实务报告时,我的发言引起了《法制日报》记者的观察。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会议结束后,当时驻陕西省的法制日报记者找到我,希望我能说得更详细。 不久,《法制日报》发表了该记者采访我制作的通讯稿《描绘陕西高院院长安东的“六个司法理念》。 这件事,鼓励了我。 新闻记者这种积极的事业精神观察了与司法工作者的信息表达联系,促进了司法工作,与法制日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之后几年,《法制日报》就陕西法院的工作,特别是有点创新的工作,提出了“陕西省高院院长安东呼吁实行网络实名制”、“陕西高院院长对话律师在寻找良策”、“大法官深入大众现场解决问题” 2012年10月31日发表的“陕西法院多项创新如何生根发芽苗”可以说是总结了陕西法院5年来的创新情况。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作者的照片

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印象深刻的报道是,在2009年7月9日的法制日报上发表的长篇通信《2069条公民意见“左右”法官审判中要证明什么》。 为了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专业化和大众化有机结合,陕西法院开展了向旁听审判大众征求对案件审判意见的建议。 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陕西省三级法院对18985起案件开展问卷意见和建议业务,累计27639名旁听审判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大众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4696条,其中采用2069条。 旁听审判的公民群众还积极参与案件调解,促使7846起案件调解结束。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这是弘扬延安精神,继承“马锡五审判方法”,迅速发展,司法实践中的创新措施,但法学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论。 我当时主张:“在有13亿人口的国家,只有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少数人知道法律,如果掌握法律,无论如何也不能建设法治社会。” 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必然是社会秩序从他的法律中自律发展,从司法专业化到大众化的回归,当然是更高形式的回归。 公民参与,司法事业更广泛,公民参与司法实践,现场感知国家司法的文明和进步,学习法律知识,感染影响其他民众对司法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达给社会,接近法治,信任法治,法治 》我一直主张法官在司法工作中,加强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反复实际深入实践,解决案件。 “法官不仅限于坐下来听案件,必须离开法庭,离开法院,深入社区、乡村、公司、学校、军营,到案件的发行地、田间头。 “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法官要查明案件事实,掌握社会民意,学会以利益衡平的方式解决矛盾,观察天理、国法、人情的结合,比较有效地防止案件、机械司法,使之为零 》我还强调了良知对法官案件的重要性,“司法良知是司法公正的灵魂和保障”“法官是否有司法良知与对法律的信仰和忠诚有关”“只有有司法良知的法官,有高度责任,公正地办案。 我们多次对法官进行司法良知教育,教育诱惑法官干部具有公平的正义、善良的诚实、悲伤的便雅悯人、正直无私的品行。 这些情况和观点在《法制日报》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赞同。 《法制日报》的支持,给了我们开展事业和创新的动力和信心,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司法成为人民、公正司法。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作者的照片

无论是在法院工作,还是后来在省委政法委、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我自己都在工作中体会到一点,深思熟虑后记录下来,制作原稿,通过《法制日报》刊登交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发生了社会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对政法事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为比较有效地应对这种考验和挑战,引出了团队建设这一根本,政法干部的知识水平 建设法治国家是系统工程,法律制度是前提,实施机制是保障,法治文化是基础,三者必不可少。 法治建设必须再次一体推进制度、机制、文化,着力形成良好的法治生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写道“法治:制度、制度”。 我认为天理国法人情的结合是法治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意义。 制定良法要结合天理人情,执行法律要结合天理人情,在全社会宣传三者,统一天理国法人情,实现社会良好管理,写了“法文化语境中天理国法人情的辨别”一文。 我在《法制日报》投稿的原稿理论上,篇幅较长,报社为了维持原稿的完整性,不是简单删改,而是占有尽可能大的篇幅全文发表。 例如,“建设思想型政法干警队是时代的课题”、“法治:制度、机制、文化的有机统一”。 另外,像“法文化语境中的天理国法人情辨别”一样,在《法制日报》法学院版上分两期发表,维持着文案的原貌。 这感动了我,我也鼓励了我。 我越来越希望在法制日报上写新闻原稿。

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法制日报》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能适应服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局,适应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 这几年《法制日报》不断改善版面,积极应对报纸的迅速发展和网民的诉求。 最近收到《法制日报》改名为《法治日报》的消息,真的很高兴。 我衷心祝愿《法治日报》越来越活,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标题:热点:我与法制日报二三事|安东:我与《法制日报》的文缘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1/2903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