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药品降价保质 药品集采带来那些实惠?
本篇文章5818字,读完约15分钟
药品降价保证质量,减轻患者负担
药品收集会带来那些经济性吗? (深度注意)
最近二甲双胍、卡托普利、缬沙坦等药品降价了。 8月24日,公布了迄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采集)的选择结果,共从55种药品191个工厂品牌产品中选择,平均降价53%。
自2012年12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北京、天津等11个城市试验(以下简称“4+7”试验)以来,采购药品的品种数量达到100多种,不同厂家品牌的产品数量300多种,与中选公司的200多家有关 使广大参保患者吃惊的是,每次采集都大幅度降低了用量大的好药、大牌药,平均减少幅度超过一半,大大减轻了药的负担。 例如肺癌患者一线药原研药吉非替尼(易瑞沙)、糖尿病患者一线药原研药阿卡波糖(拜登平)、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药恩替卡韦。
根据第三者的判断,中选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已经被医生和患者普遍认可和接受。 医药领域经历了阵痛,从而改善了领域的生态,促进了良性的迅速发展。 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种类的药品进入采集,更好地保障人民使用药品的诉求,促进健康的中国建设吧。
制图:张丹峰
各批次的采药品降价一半以上
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具有巨大的使用量,是超市团购的巨大特征,药品的高质量低价
福建省厦门市76岁的洪爷爷患有糖尿病20多年,患有高血压。 十多年前,洪爷爷开始服用小提琴。 一个月需要三盒量。 每箱90元以上。 一年大约要3300元。 药费的负担有点重。 最近洪爷爷给医院开了药发现药便宜了。 一年要330元左右。 是原来费用的十分之一。 “我问医生是不是吃错药了,真不敢相信。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节约糖尿病患者的钱,可以用大卡药。 ”洪爷爷说。
不仅是慢性疾病患者,一点大病患者也大大减轻了这个负担。
辽宁省铁岭市陈先生是肺癌骨转移患者,近年服用吉非替尼。 年上半年,我看到沈阳市吉非置换尼降至每箱547元,比铁岭市便宜1700元以上,就去沈阳市买药了。 年末,铁岭市也降价了。 他算了一下。 按每月三箱用量计算,报销56%。 每月不需要5000元以上的费用。 一年的药费会减少六万元。
今年8月,上海市居民吴先生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同仁医院,总是打开了一盒治疗恶性肿瘤的醋酸阿比托品片。 他惊讶地发现,原价16268元的药品,现在降价2800元,降价80%以上,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1100元。
这是国家组织通过药品集中采购的改革红利,惠及无数患者家庭。 从年12月开始,经过试验,国家组织在各地以省为单位形成联盟,委托联合采购事务所,开展区域联盟间的集中频带采购。 各地区聚集了当地公立医院的药品使用量,中选药给予50 %~80 %的市场使用量,用医疗保险预付货款。 在有一致的评价质量认证的情况下,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具有巨大的使用量,是超团购的巨大特征,产品高质量低价格。
数据显示,中选药品在临床上很受欢迎,承诺使用量达标度高。 “4+7”试验1年期满后,25个中选药品平均完成约定购买量的2.4倍,中选药品购买量占同类药品购买量的78%。
上海是“4+7”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最早进行带宽购买的地区。 李玲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剂师,也是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员会。 她告诉记者,上海实行国家带宽采购补助政策,可以留下“出气孔”,选择中药,也可以选择非中药。 医院普及得很好,执行正确,即使原研药改为仿制药,患者的接受度也很高。 上海还用近红外光谱检查每批药品,确保质量过硬。 实施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报告只有几份,同意度很高。
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药店,药剂师向患者发放剂量购买药。 人民的视觉
已经不是“只买便宜的”了。
质量要求的入住阈值意味着即使中奖药的价格低也能保证质量
每片0.15元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每片0.034元的对乙酰氨基酚,每片0.014元的卡托普利,每片0.015元的盐酸二甲双胍……从一分中选择药品是一分钱,一分钱便宜, 这个集大成回到了“只取便宜”的老路上了吗?
上海市医疗保险局价格到处采用长横波,在“4+7”考试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公司很少,采购试验范围不大,为了表现带宽规模的效果,这只有报价最低的药品获得当选资格 但是,从全国扩大采集到品种的品种规则增加,采购量扩大到全国,根据市场竞争结构明确了最大的可选择公司的数量,在第三次采集中,一个品种最大的可选择公司扩大到了8家。 参与采集的药品是一致性评价合格的仿制药,质量水平高时的中标与以往不区分质量水平的“只取低价”不同。 质量要求的入住门槛意味着即使中选药品价格低也能保证质量。
采访了使用原研药之后选择仿制药的患者。 在上海市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疗室,服用黄芩苷10年以上的林爷爷开了药。 上个月,林爷爷换了采集中选药。 “一开始怕效果不好,先打开一盒,试试就行了,但我选了。 ”林爷爷说。
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雷表示,目前医院使用的国家采集药有26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加博糖分别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不是原研药,但每天可拿出200箱以上。 “这些药品使用量大,下跌幅度大,换药后效果好,很受患者欢迎。 ”今年4月20日是第二批采集药品落地的第一天,很多患者当天去医院买药。
关于一点药品下降到了“超低价格”,专家分解,一点小公司被选为“超低价格”的概率是不合格死亡,进去也能活,因为之后没有新品种的跟进,活不了多少。 相比之下,大公司越来越合理,它们的价格得到很好的管理,质量得到保证,产品线也稳定,随着市场行业的优化,它们从中获胜,获得市场。
据说以这么低的价格,公司的收益空间太小,会影响创新。 很多公司说仿制药不参与开发价格,所以价格相对非常低。 在很多国家,仿制药薄利多销。 是否降价改变市场,公司有自己的战术想法。
对公司来说,仿制药和创新药是二人制,不能靠卖仿制药赚开发创新药的钱。 从国际经验来看,创新药融资很少被仿制药的利益填补,越来越多的是通过风投、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的渠道融资。
在第三次采集中,江苏豪森药业有6个产品参与投标,从5个产品中选出。 在三次集大成中,豪森的许多产品都是大幅度降价选择的,但并没有影响创新的步伐。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采集规则越来越完善,医院得到落实,实际使用量比报告量多得多,给了公司很大的信心。 公司积极转型为创新型公司,目前正在等待血糖下降、肿瘤、血液类等行业几类创新药上市。
武汉市一家医院对患者推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孙新明摄
出现了“专利悬崖”
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无法维持高价,价格大幅下降,患者有了购买大药物的馀地
在这些采集中,有点贵的原研药陆续遭遇“专利悬崖”,原研药在采集中被称为“撤退”。 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研药“专利崖”首次登场是去年12月的“4+7”考试。 当时,原研药吉非替尼报告了547元的世界最低价格,比原价下降了76%。 业界不仅降价,还开辟了原研药“专利悬崖”的新药价时代。
“专利崖”是原研药专利失效后,由于仿制药的出现,价格大幅下降的现象。 在我国,许多专利药品失效后,仿制药迟迟没有出现。 即使出现也没有一贯性评价·质量认证,因此招标时无法确认仿制药的质量水平,没有正式进行带宽购买,因此,超过专利期间的原研药依然维持着较高的药价,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仿造制药不能代替原研药,患者的药负担很高。
在“4+7”飞行员中,情况完全改变了。 第三代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靶向药上市,国内第一批仿制药也上市,第一代产品吉非置换尼不久将被市场淘汰。 在大量仿制药通过整合性评价,国家开始组织集中购买药品的情况下,原研药吉菲替尼的价格“大跳水”成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明智选择,成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一个“专利悬崖”。
今年1月在第二次药品收集中,原研药“专利崖”再次出现。 原研药糖尿病药阿加布糖降价幅度超过90%。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原研药美洛昔康片降价幅度超过80%,每片价格从2元下降到0.18元。
在第三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相关的原研药越来越多。 虽然只是从3种原研药中选出,但和上次的采集一样,原研药公司积极参加,不是“撤退”。
龚波说:“原研药通常很贵,采收会在量上改变价格,所以药品需要大幅度降价。 在国内外药品收集中,从仿制药中选择是正常的现象,从原研药中选择是例外的。 ”从元研药公司的角度来看,中不选与公司自身的快速发展战术密切相关。 占领中选市场还是占领非中选市场的使用量,需要考虑对国内海外各大市场有什么影响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表示,可以大幅度降价的药企,作为流通的一环,高额的价格下降,这些中标公司大多控制了原料来源,因此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价。 原研药大幅降价是为了让新一代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这标志着公司未来创新的方向,给整个医药产业带来了新的气象。 ”。
数据显示,从“4+7”试验地区的情况来看,大众采用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合格的仿制药的比例从50%左右大幅提高到90%以上,患者用药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有钱销售”消失了
敦促采用低价仿制药代替高价原研药,患者爱用的低价药再次“复活”,公司重视产品质量,不再通过回扣促进销售
带量采集不仅推动了仿制药代替原研药,还让公司改变了不合理的“带款销售”模式,使公司重视产品质量,使大量能源集中在销售上,改变了领域生态。
过去,药品有点“有钱销售”的现象。 药品以底价交给代理商,按阶段性回扣销售,价格往往比工厂价格高几倍到十几倍,从而形成价格虚高。
“以前药品集中投标没有带宽,中标但进入医院有门槛,使用了‘波段金销售’模式。 带宽采集使公司抱有期待,理解当选就有市场,可以综合考虑价格、市场、快速发展战术等因素提出报价。 告别不合理的“有钱销售”模式,有助于改善领域生态,促进领域良性快速发展。 ”。 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卫生经济学教授吴明说。
通过“有钱销售”模式的转变,在第二次采集中,患者常用的廉价药物一点一点地“复活”,回到了市场。 例如,解热镇痛药相对于乙酰氨基酚,中选价为0.03至0.07元/片,比史上0.02元/片的最低售价略高,在低价药物中获得一定的利润,获得市场,牙痛药甲硝唑、抗生素常备药阿莫西林
这些廉价药品生产价格不高,竞争异常激烈。 以往由于流通模式,无法负担“有钱销售”的价格,但廉价的药反而难以上市,被高价的药“逆淘汰”,患者很难廉价买药。 这是曾经大家都知道的药品“降价死亡”现象。 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购买、采用后,确保乐队购买、采用,公司就不需要进行销售宣传活动,低价药物可以“复活”回到市场。
重视质量的公司在集大成中赢得了市场。 在第三次采集中,四川汇丰制药注射用阿扎辛以每瓶260元的价格被选中。 这是第一批仿造药品,以前是欧洲第一批仿造上市的。 通过采集,该产品无需专门组建销售团队即可进入医院,实现薄利多销。 “我们重视产品的质量,产品一出来就通过一致性评价。 现在经过采集可以进医院了。 这也是向市场购买的信号。 质量过硬,可以进医院,赢得市场。 ”。 四川汇丰制药负责人说。
采集对持有上市许可证的公司也有利。 是专注于产品开发的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公司),没有销售团队。 带宽购买政策将这类产品直接送进医院,不需要额外的“带宽销售”价格。
上海安必生制药是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公司,试行“4+7”时,企业总经理冉冉认为,采购带量可以扣除学术会议和市场宣传的费用来保证利润。 在第三次集大成中,公司的产品再次当选。
吴明认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药品带量的集聚是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构改革、“三医联动”的突破口。 经过一些采集,中选药品增加,金额在医疗保险支付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医生、患者逐渐认可。 另外,由于价格大幅下降,医疗保险为优化药品结构腾出了空间,有利于药品的创新。 医疗保险购买药品的结余医院可以搁置,促使医院积极管理价格,撬动公立医院的改革。
越来越多的药品迎来了“超级团购”
带宽采集进入常态化运行轨道意味着患者可以长时间使用高质量廉价的药品,惠及越来越多的患者。
从第二次采集开始,国家组织的药品采集将进入常态化运行轨道,今后将有更多的产品纳入带宽集中采购。
今年7月15日至16日,国家医疗保险局召开座谈会,就生物产品(包括胰岛素)和中药集中采购商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全相关行业的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法改革。 由此,释放出将越来越多的药品放入带量集中的信号。
采集常态化意味着可以长时间使用高质量、价格优良的药品,不仅包括西药,将来还包括中药和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胰岛素注射剂等。 北大药学院教授史录文说:“国家组织药品带量的收集机制是以其购买、支付、退款、采用等环境结合的,由《三甲医》合作,保障药品质量,及时供应。 对患者来说,可以享受长时间的改革红利,减少药费,而且中选药整体质量良好,因此可以建立对民族制药工业的认识度,更好地维持人民的健康。 ”。
目前,与三次采集相关的药品只有112种,但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本药物达到2000多种,未通过采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数量依然很多。 但是,在带宽采集效果下,更多的药品面临着降价压力。
根据有关规定,对部分价格和中选药品价格相差很大的药品,逐步调整支付标准,在两三年内调整。 稍作专业比较药品品种开展专业带量采集。 今年8月,上海市发表了文件,鼓励市公立医疗机构以医疗联合体、单体或自主组成采购联盟等形式,针对非集中选择药品的搜索开展药品集中谈判采购。
今后,带量采集机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采访中,药企建议记者,采集一点药品,价格接近“地板价格”,启用与采集价格相同的医疗保险支付标准,让中国医药公司更快地发展空间,让患者选择更多的空间。 根据采集规则,同种药品中有三种可以通过一致性评价自动触发采集,但有些产品在一致性评价合格后两三年还没有接受过其他评价的产品,不能参与采集。 据某医院称,希望尽快实行“结余保留、合理超支分担”的方法,提高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的积极性。
“随着集大成的扩大,规则不断完善,辅助政策的协同发力、带宽采购的效果越来越突出,政策设计的前四个效果,即药品降价质量保证、药品领域变革升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障的负面 ”吴明说。
人民日报记者李红梅
标题:热读:药品降价保质 药品集采带来那些实惠?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