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7阅读:

本篇文章758字,读完约2分钟

张璁

“老赖”的存在,“受害者”决不仅仅是当事人。 在判决执行困难的情况下,受害者们不仅使当事人遭受了财产损失,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无限折磨。 大至法院的权威、公共说服力受到质疑,司法公正的发表失去了现实的支点。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更重要的是,如果公力救济无力,就有可能迷惑平民的私力救济。 鼓励人们信仰法治,用法治手段处理矛盾纠纷,需要在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下比较有效地实现司法公正。 现实社会中存在所谓的“讨债企业”,其中有些与黑恶势力、跟踪、恐吓、非法拘禁等“手段”有关。 但是,如果法院不能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稍微合理合法的需求有可能转移到“讨债企业”这样的灰色地区,其背后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作为司法的最后一环执行,是人民真正能看到和触摸到的公平正义,其人们心中的分量一点也不亚于审判。 在年的全国人大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最高院任职时公开表示,将在2年到3年间处理基本上难以执行的问题。 根据今年7月在全国法院基本处理执行难事业推进会上发表的数字,网络执行检察官系统的建设已经是网上银行3509家,全国法院通过系统查询冻结事件1025万余件,冻结了资金867亿元。 在对失信被执行者的共同信用惩戒处分中,失信被执行者新闻749万人累计公开。 近三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发表了20多份关于执行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最高法在“执行难”上发起的攻防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样,必须冷静地认识到,现在的执行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有不少差距,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实行“不难”,与平民的获得感“不够”密切相关。 只有尽快制定法律的“钢牙”和“老赖”们死到最后,才能让当事人自己赤身裸体地战斗,让人民大众真正在所有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的正义。

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 12月13日《人民日报》18版《用法律钢牙咬住“老赖”》)

标题:普法:执行“难不难”事关百姓获得感“足不足”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73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