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指南(2018)》发布
本篇文章961字,读完约2分钟
法制网北京11月29日,记者张维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今天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指南()」,帮助越来越多的公司系统,全面了解合作区的快速发展情况,帮助中国公司“抱团海”
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副院长路鸣指出,海外经贸合作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生产能力合作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公司“抱团海”的新平台。 目前,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集成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
路鸣表示,随着合作区的繁荣迅速发展,知名度和影响大大扩大,国内公司对合作区深入理解的诉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进一步扩大合作区的对外开展,帮助越来越多的公司系统,全面理解合作区的迅速发展状况,年,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开展了《中国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指南》(简称《指南》)的制定,公司进行了合作
《指南》涵盖了很大的范围。 在海外经贸合作区的研究对象选择方面,《指南》于年5月成立后,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和中国贸易促进会贸易投资促进部认真拆除事业任务,确定事业目标,前后与50余家合作区进行信息表达,最终比较38份资料 在区域选择方面,它涵盖了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地区。 产业选择包括资源加工、制造加工、农业加工、商贸物流和科技开发等。
《指南》来源于一手资料。 《指南》合作区的相关情况主要是发行调查提纲,参加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介绍会,访问电话采访合作区的运营公司,访问合作区国内的实施公司,通过调查合作区的官网等方法收集整理。 合作区所在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状况主要参考商务部、外交部、国家统计局、中国驻大使馆的商业参处网站以及东道国的商务和统计部门的网站进行了调查。 另外,研究院委托38个合作区核对《指南》相关的本园区复印件,保证新闻准确。
《指南》复印件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实用性。 《指南》是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公司对外投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的,复印件参考性强,具体复印件包括合作区所处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合作区的区域特征、建设主体、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 这些复印件都是公司海外投资非常关注的问题。
路鸣说,《指南》进一步扩大了合作区的对外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全面了解合作区的快速发展状况,使公司准确选择国家、产业和合作区等对外投资方向,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合作区的集体“走出去”
标题:普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指南(2018)》发布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0/1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