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去年券商被罚没1.3亿元 违法炒股是重灾区
本篇文章1580字,读完约4分钟
年证券公司处罚的1.3亿元工人的非法炒作是“重灾区”。
“借别人的证券账户炒股”虽然证券业明令禁止,但依然有少数员工无视法律禁令,贪图非法利益,最终被监管部门处罚。
《证券日报》记者据证监会通报情况不完全统计,全年多个证券从业人员及其证券企业共计6048.2万元违法所得被没收,罚款金额共计6980.59万元,合计处罚金额约1.3亿元,年证券公司被处罚 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对证券企业的违规行为严格执法,处罚力度也逐年加大。
单笔处罚最低6万元
最高4470万元
《证券法》规定:证券企业员工不得在任期或法定期限内直接或化名,以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 违反者依法解决非法持股,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处以股票买卖等等值以下的罚款。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年至少有17名证券工作人员因“利用亲属或他人账户持有或非法买卖股票”“项目负责人未充分审查债券项目”等理由受到监督管理部门处罚
从处罚金额来看,上述17名员工及其所属证券公司,合计没收违法所得6048.2万元,罚款金额合计6980.59万元,合计处罚金额约1.3亿元。 其中,单项最低处罚金额为6万元,最高处罚金额达到4470万元。
例如,一家证券企业在提供财务顾问服务中没有勤奋履行责任,在发行的文件中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有误解,没有对项目进行持续而深入的尽职调查。 证监会命令这家证券公司纠正,发出警告,没收独立财务顾问的业务收入800万元,决定罚款2400万元。 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1220.1万元,罚款50万元,合计处罚金额达到4470万元。
证监会还对一些证券公司采取了取消业务许可的措施,对一些证券公司和员工采取了纠正并给予警告的处罚。
证监会表示,证券员工是资本市场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遵守法律规章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但有些员工渴望非法利益,为了无视法律禁令,冷淡职业道德,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证监会扰乱了一贯严格的执法管理领域,敦促员工切实提高合规意识,保持对法律的恐惧,迅速发展规范领域的健康秩序。
实际上,证监会发行的罚单不仅会带来高额的罚款金额,还会直接影响各大证券公司每年的分类评价结果。 按照惯例,证券企业分类的评价结果每年都会公布。
业界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规定,证券公司的分类评级下调直接影响风险准备金的规模要求和缴纳的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 证券企业的分类结果也是证券企业申请业务种类增加、营业网点新建、发行上市等几个事项的慎重条件,作为明确新业务、新产品试行范围和宣传顺序的依据。 ”。
反洗钱措施不充分
也是惩罚高发区。
除了惩罚证券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外,年内,不少没有参与洗钱的证券企业领取罚单。
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最新的营业管理部行政处罚新闻公示表中表示,某上市证券公司成都二环路南二段证券营业部因未按规定履行顾客身份识别义务,被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罚款22.5万元 另外,每个相关负责人也被罚款1.5万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全年,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大通证券、东海证券、招商证券等9家证券公司因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顾客身份识别义务而受到处罚,罚款为20万元至80万元。
根据中央银行发布的《中国反洗钱报告》,年,中央银行全系统对1569个义务机构开展反洗钱专业执法检查,与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罚,罚款金额合 另外,反洗钱分类评价在全国几乎实现了法人金融机构的全面展望,根据分类评价结果开展监督管理已成为常态。
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是证券领域始终坚持的大致情况。 年证券公司密集领取罚单的现象暴露了一线营业部和业务部门依然存在合规性问题.。 证监会一再强调,监管部门将继续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认真惩治各类违法主体,证券期货市场健康稳步发展,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王思文
标题:热读:去年券商被罚没1.3亿元 违法炒股是重灾区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