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十八大以来960多万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本篇文章1012字,读完约3分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扶助转移约为3.5万个安置社区
能够稳定960万以上的人获得财富(权威发表)
本报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姜洁)在5日举行的国新举办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住宅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贫困扶助转移集中安置社区管理工作的关系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爱文表示,扶贫转移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贫困扶助转移事业稳步推进,中国贫困扶助转移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期新建了约3.5万的安置社区,集中了转移群众的食物、住所、行、医生、就学等问题
去年,民政部在蹲点调查的基础上,与许多部门形成了《关于贫困扶助转移集中配置社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是转移社区的管理,为处理大众可以居住、可以融合的问题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意见重点确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有组织,在转移社区建立组织体系,转移群众可以找到组织,有什么就可以找到人来处理。 二是制定一系列基本规则和制度来部署社区。 三是建设服务体系制度,加快转移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 四是需要大家庭气氛,大众承认,可以融入社区。 第五,加强设置社区的员工队伍建设。
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振兴司负责人孙广宣表示,为了推进后续支援事业,确保移居群众的稳定性,摆脱贫困,致富,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10个部门和机构“为了进一步扩大后续支援事业, 今年2月,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又联合12个部门和机构发表了《年度贫困扶助转移后支持一些政策措施》。 要点从完全部署区的辅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产业培养和就业支持、加强社区管理、保障转移群众的合法权益、扩大事业投入、加强统一指导和监督检查等6个方面确定并进一步确定了25项具体措施。
住宅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督部门负责人周韬介绍说,扶贫转移集中的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应进行几个方面的业务:一是规范物业管理模式和复印件,为土地方便,尊重转移群众意志的大体 二是提高配置社区的综合管理水平,纳入以物业管理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系,广泛参与组织转移群众配置社区的日常事务。 三是加强物业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监督物业服务公司按合同约定进行各项服务,切实维护社区转移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民日报》(年11月06日02版)
标题:热读:十八大以来960多万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