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读:教材循环利用须过好“三关”
本篇文章826字,读完约2分钟
“卖了一个麻袋的书,结果只能买一个麻袋。 “价格在1000元以上的书以10元以上卖给了废品堆积场”,在网上偶尔能看到一点毕业生的信息。 这些可叹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现在大小中学的教材被大量浪费的严峻现实。 这种浪费本来完全可以不用,但最重要的方法是宣传教材的回收利用。 但是,从现在的现实状况来看,教材的再利用面临着三个难关,所以为了更大范围地宣传执行教材的再利用,必须超过“三关”。
第一种关系是“法律关系”。 据孔夫子古书网负责人介绍,该网站二手教材的交易额近三年来年均超过30%,今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400万元。 但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通过网络从事出版物发行领域工作的机构或个人经营者必须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从事出版物发行领域工作的机构、个体必须依法从取得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格的出版发行机构进货。 这些规定不区分新书和旧书、个体经营者和个体卖方,个人是旧书的第一来源,他们既是买方也是卖方,要求他们处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提供旧书进货证明,显然不现实,潜在于二手教材的买卖
第二关是“行政关”。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了部分免费教材的回收利用。 从2008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美术、体育、健康、科学、新闻技术等免费教材被回收利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由国家免费发行是通过行政手段推进教材循环利用的前提,而且这些学科都不需要学生授课记录,适合循环利用。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行政力量的诱惑,回收包括语文、英语、数学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教科书吗?
第三个关口是“市场关口”。 现在回收的教材数量不足教材总量的零头。 特别是在高中、高等教育阶段,教材由学生自费购买,教材的回收依赖市场交易,存在产业链闭塞、供求匹配价格等问题,二手教材市场缺乏完整的平台和服务体系制度支持,供求两端的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在全面的系统中构筑操作性高的中小学和高中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这需要很多的合作。 (苑很宽)
标题:热读:教材循环利用须过好“三关” 地址:http://www.leixj.com/new/24634.html
上一篇:热读:莫把客户排队当营销秘诀
下一篇:热读:直播要带真货 人气岂能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