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4-07阅读:

本篇文章2154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网民爆发的徐州市政府文件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

文件显示,江苏省徐州市常务副市长王剑锋一个人担任该市46个组长、主任和指挥,这么多任职情况迅速引起了网民的讨论。

江苏省徐州市常务副市长王剑锋(图片来源网)

协调机构的职务有多少?

1月12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徐州发表了关于《王剑锋同志议事调整机构关于职务调整的通知》的情况证明。

王剑锋一个人担任46个职务,徐州政府由于有点特殊性或临时任务涉及许多政府部门和许多政府分管领导,所以确定领导,提高协调效率,加快事业执行进度,市政府根据事业需要 这些机构都是临时的,不单独设立事务机关,不增加编制和经费,与干部等级无关,达到期限或预定条件时取消。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江苏省组织部干部监督所的员工说,将按程序解决这个问题。

小编发现议事协调机制过多,过剩,不是江苏省存在的问题,而是全国各地大量废除了合并相关机构。

年10月,一个网站宣布,自大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不会一次重复减少13万余个议事协调机构。 其中,湖南减少了1.3万余个,江苏、内蒙古分别减少了8472个和8081个。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在目前的机构改革中,贵州省、山东省、甘肃省、上海等多个省确定在方案中提出整理规范议事协调机制。

根据中国2007年实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管理条例的制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严格控制。 现有机构能承担职能或者现有机构能协调处理问题的,不另行设立议事协调机制。 为了处理一定期间内由特定事业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必须决定规定撤销的条件和期限。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协调机构设置应纳入制度的笼子

作为市委常务委员、常务副市长,王剑锋负责16个方面的工作,包括迅速的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人社、金融、税务、援疆等。 此外,还协助划分财政、国资、审计、人事、机构编制五个方面的工作。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据小编整理,王剑锋负责的46个议事调整机构的领导中,有组长17人、副组长24人、总指挥1人、主任1人、副主任3人。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从协调机构的业文案来看,全国各地普遍设置的如农民工业领导小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业小组、鼓楼老工业区整体转移改造业领导小组、泉山区九里独立工矿区改造转移业领导小组等,在当地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年4月,徐州市政府办公室也发出通知,一次最多取消了100个议事协调机构。 例如,市第一个全国可移动文物调查指导小组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类似指导小组又出来了,怎么把其中的水分完全挤出来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采访时设置了这么多议事协调机构,凡事都需要市领导协调,而且扰乱了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行机制,结果导致政府运行效率大幅下降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议事调整机构太多,杂乱无章,首先反映了需要改变地方领导干部的施政理念。 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背景下,应该依照法律、制度行动,一切不能通过会议、协调来处理。 其次,议事调整机构的设置方法也需要改善,重要的是可以设置,但现实中有任意性很强的脑瓜的决定。 再次反映出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承担的事务太多。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王玉凯要处理议事调整机构太多,要先放入制度和法治笼子,从立法的角度以各种机构的设置、编制、职权、责任等为正本清源,确定其员工的任务、职责、撤销条件和期限等。 其次,出现太多、太粗暴的情况,应对地方主要领导人的问责,抑制拍脑瓜设置协调机构的冲动。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法治切肉仪式的议事机构

面对事业难以分解为单一机构的棘手问题,更高级领导英俊地协调,共同攻关,议事协调机构在处理跨区县、部门、领域的事业课题方面,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具有合理性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还没到,议事协调机构太多,各种领导小组聚集在一起,也许反之亦然,机关工作的事务主义可能泛滥。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卖西瓜,我给你做西瓜。 要加工馒头,必须做馒头。 长期以来,地方领导小组名目繁多,议事机构眼花缭乱,相关领导兼职太多,议事轻松工作,成为公共管理中的顽疾。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理想的现代化管理是以合理分工为基础的,专业设计、科学管理、比较有效的合作是寻求管理的最佳解、发挥所有身体智慧的前提。 具体的地方议事调整制度是严格管理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决定管理方法,这也是中央对地方的共识。 所有这些都证明,为了更好地向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制度出力,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是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干部摆脱事务主义的困境。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专家表示,协调机制太多,滥用过多,机构法定意识淡薄,容易成为公共权力的另一驱动因素。 近年来,有点新的领导小组和议事机构很流行。 因此,很多领导人依然陷入纷杂的副业和文山会海,很难超越自己。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小编认为议事机构切肉式的管理也需要从法治着手。 首先,机构法定大体上要尽快制定相关规定,以免随意设置议事机构。 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关于比较多复杂重大、跨地区问题,可以设立相关协调机构,其他需要慎重进行。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如果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负责护土,就没有必要成立指导小组。 必须坚决简化议事机构,权力视事设定,责任视事设定,人视事行事。 特别是要马上做各个事务机关,真正提高行政效能。

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我们的党员干部大多需要尽全力尽责,保护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以更高效的制度设计、更强的制度保障,让想干事的人工作。

(来源:人民网、光明网、@徐州发表等整理:李俊)

标题:热点:别让“协调机构”累坏了领导干部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07/46717.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