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6000多人“云养猫”被骗,该批的不是“受害者太蠢”
本篇文章982字,读完约2分钟
欺诈防止普及,预防措施充分,日常监督管理上线,事后搜查严密,处罚追踪责任贯彻,云养猫这样的欺诈被阻止。
移动网络建成后,似乎什么都可以云。 最近,媒体揭露了以养云猫的名义筹集资金逃跑的欺诈。 据报道,犯罪工具在喵喵叫的app及其网站上,有6000多人落入了这个陷阱。
详细阅读 报道,从表面上看,这是处理饲养宠物的诉讼的生活服务类app,但其实是有传销性的庞氏骗局。
他们不单纯以p2p和其他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的姿态出现,而是披上了云猫的马甲。 这样可以迷惑受害者,让他们放松警惕。 第二,这马甲也容易隐瞒真相,逃避监管。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发表新花样时,通常会有新的受害者。 但是在这次的事情上,出乎意料地有很多评论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受害者。 傻瓜那么多,骗子显然用交点儿的智商税比较好。 这个可以撒谎。 脑瘫吧&hellip … … 这样的评论得到了很多支持。
在他们看来,你被骗是因为你笨蛋,你贪婪,你还活着。 这种和人看事的思考,太简单粗暴了,太冷酷了。
报道中有被骗的女孩最初在布告栏上看广告,声称在网上养猫可以赚钱,而且有高额的回报。 她一开始也怀疑是骗子,但看到很多人说要赚钱,被拉入小组后,看到转发别人赚钱的截图,受不了了。
骗子在撒谎的时候做了很多铺垫,可见一步一步地被吸引。 如果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专业信息,就容易陷入陷阱。 旁观者经常认为这么低级的做法也相信吗? 但是,当局人员接触到的欺诈是具体的,经常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身体都有绝对的理智和精明。 实际上也不能要求。 所以,谴责受害者是徒劳的,矛头终究要指向欺诈集团。 无论如何,在这个事件中,犯下违法犯罪的是所谓云养猫背后的欺诈集团,他们才是最值得谴责的第一随从。
6000多只云猫被骗了。 这不是小事件,有关部门必须给予重视和严格的调查。
当然,对受害者来说,也必须有意识地避免躺下赚钱等华丽的展开。 一边让你舒服,一边赚钱,只有付钱才不符合回报法则。 没有丢馅饼的日子,只有埋陷阱的地方,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但最终,欺诈防止普及,预防措施充分完善,日常监督管理上线,事后搜查严密,处罚追踪责任贯彻,类似欺诈被阻止。 现在,拥有管辖权的杭州警察已经立案,受害者集中的郑州当地警察也在受理,期待这件事能得到让公众满意的解决结果。 □樊成(媒体人)
标题:热点:6000多人“云养猫”被骗,该批的不是“受害者太蠢”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30/4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