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联网时代,怎么解决自己的数字遗产?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908字,读完约5分钟
于灵歌
原标题:网络时代,如何解决自己的数字遗产?
数百人90后将支付宝( Alipay )和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写入遗嘱引起了讨论。
网络时代,怎么解决自己的数字遗产?
最近,90多岁的电竞选手在综艺节目中立下遗言,将自己的支付宝( Alipay )和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写入遗言,引起了关注。
根据中华遗书的数据,截止到去年8月末,90后立遗嘱的人数达到了236人。 在立遗嘱的年轻人中,最年轻的只有18岁。 另外,90后遗嘱缔约方的财产继承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虚拟财产包括支付宝( Alipay )、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等,财产继承人大多是父母。
据第四十四届《中国网络快速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中国读者规模已达到8.54亿人。 个人账户、邮件新闻等大量数据文件在所有者去世后会去哪里? 网络时代如何解决个人的数字遗产?
虚拟财产写入遗嘱
今年5月,1994年出生的小玲(化名)来到中华遗嘱库天津登记中心签订了自己的遗嘱。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 死亡真的离我不远。 ’玲说,用这种方法躲起来后,想为父母留下保障。
小玲是典型的“自由钱包家族”,除了移动支付,还把自己的大部分现金收入存入了支付宝( Alipay )账户。 在立遗嘱之前,她不知道支付宝( Alipay )和微信这些虚拟账户可以写遗嘱。 在中华遗嘱库员工的说明下,玲知道虚拟财产也可以写在遗嘱里,于是她把微信、支付宝( Alipay )账号和密码一起写在了自己的遗嘱里。
“在90后遗嘱缔约方的财产继承中,不动产、股票等财产极少,首先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 》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介绍。 他认为90后立遗嘱时强调虚拟财产,体现了他们对精神诉求和感情价值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数字遗产呢? 那些能写遗嘱吗?
2003年,教科文组织为《保留数字遗产宪章》,数字遗产是人类特有的知识和表达方法,从文化、教育、科学、管理新闻和技术、法律、医学、其他数字形式存在的新闻或现有的类似模式中以数字形式
学术界通常认为数字遗产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 物质数字遗产是指与财产直接相关,如支付宝( Alipay )余额、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精神上是社会交流账号、个人文件等,客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形成的虚拟财产,不仅是客户日常生活的精神家园,还可以通过继承给予亲属精神上的安慰。
数字遗产的解决以职业生涯定制为中心
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对此,陈凯认为民法总则对保护虚拟财产作了大致的规定。 “在虚拟财产的定义和范围还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也许作出大致的规定比较合适。 ”。
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条例,发现《物权法》、《继承法》及相关证书都只规定了有形物体,可能与数字遗产有关的无形物体的继承无法从中找到依据。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中国目前对此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确认数据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对数据的独立民事权利没有得到肯定。 “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只对实物财产的继承进行了规定,对网上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没有规定,数字遗产的继承行为实质上并不容易实现,有待今后的继承法修改。 ”。
由于没有确定的法律规定,现在数字遗产的解决方法基本上以各网络平台运营商的定制为中心。 这也为纷争隐藏着危险。
有学者建议,由于通信、社会交流账户等承担着个人隐私、顾客财产和人格等多属性,因此必须更慎重地把握其背后继承问题的探讨。
管理和传播方面存在挑战
陈凯对记者指出,现在虚拟财产作为遗产写在遗嘱中,存在着归属难以确认、难以寻找、传播困难等问题。 “因为虚拟财产分散在各运营商的服务器上,qq空间等虚拟财产很隐私。”
现在的平台理解对客户的数字遗产第一有两种解决办法二是客户拥有一切权利,可以继承数字遗产。 在这种情况下,继承数字遗产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说明资料。
在很多情况下,网络企业规定将客户账户的所有权和采用权分开。 例如,新浪微博、腾讯等顾客服务采用协议规定,如果顾客申请开通服务后暂时没有实际采用,运营者选择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用顾客昵称、账号、停止服务等方法解决。
刘俊海认为解决数字遗产首先从两个方面开始。 一是平台方面详细计划数字遗产继承的规则,决定继承人继承数字遗产的过程。 如果继承人出现,平台有义务帮助继承人依法继承数字遗产。 平台在解决数字遗产时必须履行通知的义务、披露的义务、合作的义务以及保密的业务。 这也是解决数字遗产时应遵循的基本法律要求。 二是立法方面,立法机关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时考虑数字遗产的问题。 (记者在灵歌里)
标题:热点:互联网时代,怎么解决自己的数字遗产?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7/4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