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24阅读:

本篇文章1293字,读完约3分钟

某EC平台近日,一些主播在pk和连麦过程中,用恶意砍价、打架、谩骂、戏剧等方法让粉丝购买劣质的电子商务集团商品,严重影响客户的购物体验、感想体验,损害客户利益。 在此基础上,平台对部分播音员进行了中止直播14天的处罚。 ( 8月4日《法治日报》)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妻子为了销售额不得不降价,但被丈夫侮辱了。 播音员为了给粉丝低价折扣,自己掏腰包弥补差额……不认为是真正的场景,播音员、商家、平台在直播中故意演戏给顾客看,目的是引导顾客购买劣质产品(次品)。 据说这个方法逐渐被很多播音员模仿和重视。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直播带货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下制造的“蛋糕”越来越大。 商务部表示,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次,活跃播音员人数超过40万人,观众人数超过500亿人,陈列商品数超过2000万人。 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带来很多胜利,必须及时管理其中的“坏模式”。 否则,顾客的权益将受损,直播带品的公共说服力也将下降。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上述EC平台对“卖戏次品”的播音员进行惩罚是明智的。 我相信平台根据“家规”的处罚有一定的惩戒和警告效果,但对于明显违反国法的行为,在“家规”处罚中有“大事化小”的嫌疑。 当然,“家规”是“家规”,国法是国法,根据“家规”处罚后,也可以根据国法处罚。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以“卖戏不良品”为例,其中的戏剧涉嫌违反了“广告法”。 播音员和商家在直播中无论做什么表演,都是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活动。 根据该法律第四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包含虚假或引起误解的复印件,不得欺骗或误解客户。 必须根据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的追究相关承担法律责任。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这部戏卖的劣质产品涉嫌违反了现行的《产品质量测定法》和《顾客权益保护法》。 对销售不良品,根据《产品质量测定法》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处以违法生产、产品销售价值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另外,“卖戏不良品”也涉嫌对顾客进行欺诈。 根据《客户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根据客户的要求赔偿其遭受的损失,使赔偿的金额增加到客户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追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时为500元……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也就是说,从监管者到客户,不能依法说“卖戏不良品”。 如果客户依法索赔,监管者依法发放罚单,无论依法行动,惩戒效果和警告效果都远远高于EC平台“家规”的处罚效果。 但是遗憾的是,违反者看到了“家规”的处罚(无视业者),但没有看到基于国法的处罚。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法律的威力是执行造成的,是法律本身是否完整。 相关方面想立即介入“卖戏不良品”,对受到“家规”处罚的播音员,根据国法进行处罚。 对商家、平台的违反行为,也应该依法处罚。 “卖戏不良品”是新的违反广告行为,因此需要完善广告法进一步确定新的违反行为。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在完全的法律面前,也可以通过部门规则规范电商的直播行为。 最近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表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有相关规定。 我期待着这份文件能尽快出来。 最新消息是国家网络通信事业等8个部门深入推进网络直播领域的专业整顿和规范管理。 (冯海宁)

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标题:热点:处罚“演戏卖次品”,家规之外还有国法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4/4305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