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5家头部券商率先获流动性支持 短融券余额上限提升至1850亿元
本篇文章1650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 5家头部证券公司率先获得流动性支持的短融券余额上限提高到1850亿元。
广发证券6月24日宣布,企业从中央银行收到提高企业短期融券的最高等待还款余额通知,等待还款的短融券余额上限为176亿元。
至此,5家首都证券公司密集发表了这样的公告。 其他4家公司分别是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央行确定的短期融券偿还额分别为508亿元、469亿元、397亿元、300亿元。 根据这个计算,上述5家证券公司偿还的短期融券余额的上限共计1850亿元。
最近市场信用收缩,机构风险偏好下降等流动性风险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应对。 对此,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头部证券公司规模大、影响大、力量更集中,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有助于预防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扩大。”
对于这次的流动性风险问题,监管部门也受到高度重视。 因此证券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银行、证券公司及相关专家了解了最新的市场动态。
同业票发行状况
从上周开始明显好转
最近,受个别银行风险事件的影响,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风险规避情绪上升,中小银行同业融资渠道受到影响,流动性出现了一定的压力。 在中小银行流动性压力高涨的情况下,以往的“大行中小银行非银行机构”的流动性传导链受到了影响。
一位城市商务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企业最近同行业务基本停止,同行授信严峻,现在的业务与第一五大城市商务合作,投资业务也有所保留,态度处于展望阶段。 其他机构也要求企业提前支付,不支付利息。
一家证券公司的人对记者说:“现在非银和资管家确实有急需处理的融资问题,如何降低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是现在应该处理的第一个问题,这也有助于消除这次市场风险的传染。”
针对最近市场的存在状况,申万宏源首席固收拆体师孟祥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采取了很多措施,流动性紧张状况逐渐缓和。
孟祥娟说,总体来看,现在的流动性状况与年末完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也不同,不用太担心。 这次城债出售越来越受到机构流动性的影响,不是城债本身债务偿还能力弱化的影响。 中央银行侧重于最近市场资金方面的分层问题。 6月14日中央银行增加了再折扣额2000亿元,常备贷款便利额1000亿元,加强了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 在中央银行一系列政策稳定的情况下,上周同行收据的发行情况明显好转,流动性分层现象也好转。
今年以来,证券公司发行了短融券。
规模急剧增加19.1 %
关于非银机构,证券日报的记者一点非议说,交易对方要求加入黑名单,提高当铺券的信用等级,一部分机构对交易对方“一刀切”,债市的流动性风险开始从中小银行向非银机构扩散 有些机构和产品的回购被违反,机构的信用受到质疑,出现了基金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现象。
恒丰银行战术快速发展部研究员王丽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市场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结构分层现象表现出突出的优势。 因此,现在以疏通流动性传导链为重点,一方面通过向中小银行债券提供增信等措施提高中小银行的融资能力,保障流动性传导链的顺利化,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证券公司融资等方法直接从大行
据记者了解,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对头部证券公司融资支持的措施包括开放金融债务的发行,提高短期融券限额,开放证券公司自营资源管理产品和投资产品的流动性支持。 但是,这次的5家大型证券公司被中央银行认可短期融券的偿还额的最高额,监督管理部门显示了在市场上传播稳定流动性的信号。
从证券公司的业务角度来看,证券公司的短融券业务规模今年比上年急剧增加,很受证券公司欢迎。 从年末开始实施“证券企业短期融券管理方法”,短融券持续爆炸。 今年以来,证券公司短融券规模激增了191%。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内有19家证券公司成功发行了合计150亿元规模的短融券,而去年同期的短融券发行规模只有395亿元。 截至今年6月初,发行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是国信证券,筹集了资金达到235亿元。 中信证券160亿元,渤海证券100亿元,位居前列。 (王思文)
标题:热点:5家头部券商率先获流动性支持 短融券余额上限提升至1850亿元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5/4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