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什刹海再现老舍笔下京韵美景
本篇文章1193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什刹海再现老舍笔下京韵美景
出积水潭地铁站西南口,穿过小铜井胡同,是西海。 盛夏季节,野鸭在荷花周围玩耍,小鱼成群悠闲地游泳,芦苇丛生地点缀着水岸。 行人、玩耍和坐着,享受有点野趣的湖光之美。 电视剧《什刹海》的热播,使这古老的北京边界再次成为“网红”,作为什刹海的一部分,西海也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成为市民休闲场景的“后花园”。
陈大姐一家五口住在西海附近的板桥二条。 “别看着我在附近,我想在这里转一圈很辛苦。 走一会儿要绕道,到大街上,走二环辅助公路再绕道回来,往返蹭。 现在不一样了! ”陈姐姐边走边比手说:“绕湖的路全通,晚上来散步乘凉,很舒服。”
我在什刹海地区住了40多年,现在的湖美熨在陈姐姐的心里。 迄今为止,它已占据了西海湖畔的三个拥堵点碧荷轩酒吧、西海鱼生餐厅、山海楼,但拆除、改造、餐厅圈中所占的沿河栈道归还给居民,环湖不再需要走“湿道”。
以山海楼为例,餐厅的前脸在二环路,但整体建筑是沿着西海建造的,因为临海一侧没有去处。 市民环湖,必须越过山海楼东侧的西海北缘。 维修后,山海楼取消临湖出入口,在餐厅后面作为行人建造210米长的水下浮桥是最合适的。
近两年,什刹海地区陆续疏通西海、后海、前海环湖步道,贯通7处堵塞点,贯通6公里旁的水步道,恢复西海湿地生态,再现碧水环游古都的历史风貌。 作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地区的整治也为老城复兴探索了新的道路。
街道吹笛子,部门报告。 年5月,什刹海街道与西城区城管、园林、国土等部门合作,基于大量先行测绘和调查,开始开通环湖旁边的水步道。 当时景区违反4800余平方米,拆除了假山两座,拆除了栈道8米。 环湖人行道开通后,园林绿化部门进一步提高了沿线绿化,建设了滨水绿道。
与热闹繁华的前海、后海相比,西海一带的商店很少,景色更高雅。 这里仅荷花就有近30个品种,菖蒲、芦苇、复力花、花叶芦竹等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和多种鸟类栖息环境的营造,成为北京中心区内唯一的城市湿地。
经改造的西海湿地公园总面积为10.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7.4公顷,周边绿地面积为3.5公顷。 围绕湖的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的座位、凉亭为人们提供了有意的休息场所。 另外,公园中增设了120支智能灯杆,实现了自动照明、视频监视、城市wifi、pm2.5智能传感等功能。
“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不需要重建多馀的景点,这里的所有胡同、绿化水系、所有文物古迹,以前都是落在院子里,讲述历史,继承文化的最好载体。 》责任规划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长期对什刹海地区开展保护和迅速发展规划研究,他的见解是,只有在环湖整治中迅速发展周边,在长期管理中耕耘细节,才能使老城居民生活更舒适。
“面对积水潭,后面有城墙,坐在石头上看到水中蝌蚪和芦苇叶上的软蜻蜓,我可以开心地坐一天……”老舍叹息着画着什刹海的风景回来了。 (陈雪柠)
标题:热点:什刹海再现老舍笔下京韵美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8/3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