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贵州:“寻觅凉爽夏日”带火“避暑经济”
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贵阳8月19日副标题:贵州:“寻找凉爽的夏天”点燃的“避暑经济”
新华社记者吴思,李惊亚
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最高海拔2777米,气候凉爽,最近景区内碎片野生韭菜花竞相开放。 年,兴发乡中营村村民徐贵琴在家经营乡村旅游酒店,现在正是旺季,来避暑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韭菜坪位于高寒地区,被称为“贵州屋顶”。 近年来,来自重庆、四川、广东等地的游客开车来到韭菜坪,寻找凉爽的夏天。
“8月以来,酒店每天都客满,通常下午2点以后没有房间。 ”徐贵琴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饮食和住宿收入较少,但随着最近韭菜花期的到来,游客增加,预计近两个月的纯收入将达到20万元。
贵州省为了吸引游客,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8月1日到12月31日,贵州省内开放的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实行票五折优惠,通过“一游贵州”微信小计划推出a级景区票 另外,贵州省向游客发放1000万元的贵州文化旅游惠民券,游客的持票可以在当地享受住宿、饮食等扣除、减免。
8月中旬,根据行程发布的《省际旅游恢复满月人气报告书》,贵州省在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省排行榜上名列第五。
位于贵州省中西部的安顺市年平均气温为14.2度,冬天无冷,夏天无热,这里有黄果树、龙宫、格凸河等多处a级景点,暑假期间客流不断。
许多游客带来巨大的费用红利,安顺利用主要景区的拉动特征,顺利地融入旅游、假期和农业、文化等,建设乡村旅游。
“离黄果树30分钟左右,游客移动方便,现在村子里的农家乐、十里行李廊、水果采摘园年年都在爆炸。 ”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敷镇磊说,目前当地依靠藤甲文化、布依族文化,建设藤甲谷景区。
今年磊跨村开了三个农家乐,民宿可提供200多张床,小卖部增加到了10多个,村民人均支配收入从去年的4000元增加到去年的8800多元。
57岁的布依族村民韦兴秀,是因病致贫的建段立卡贫困者,曾经在村子花卉基地打工,每天领80元工资。 看到村里游客很多,今年5月,她开始在家农家乐。 营业以来,净收入达到了1万余元。
快到中午时,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 “以前村子里的路就像‘鸡抓狗挖’,乱七八糟。 现在水泥路通向家门口,环境变好了,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韦兴秀笑着说。
近年来,贵州省充分发掘以生态资源、气候环境等为核心的避暑旅游资源,构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八方来客度过夏天避暑。 据统计,今年7月,贵州共接待游客7755.15万人,旅游总收入达583.94亿元,环比分别增长42.72%和37.93%。
标题:热点:贵州:“寻觅凉爽夏日”带火“避暑经济”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8/3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