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06阅读:

本篇文章875字,读完约2分钟

人行道下面隐藏着“海绵体”,广场有点下沉暂时储存雨水,城市水系兼具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城市就像巨大的海绵,下雨时可以蓄水、浸水、净水,根据需要储存 支持本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最近在市场监管局的网站上发表,预计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按照标准,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必须满足道路的基本功能,并利用道路周边绿地空间及道路空间设置海绵设施。 其中,人行道必须使用透水铺装。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树池最好使用生态树池,最好用人行道透水铺装、人行道上铺专用的栽植土等方法连接相邻的树池形成连续的海绵体。 设置在人行道和专用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最好使用底切设计,将雨水口设置在底切绿化带上。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下凹式立体交叉道路容易形成城市滞水点,排水形式必须使用强排和调蓄相结合的方法。 请在欠切削段上设定明显的水位警告和指导方针显示。

历史文化街区应与街区有机更新、危房改造、房屋修缮、市政配套完善、环境整治等同步实施。 不应该设置控制指标,要在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首要处理局部积水、管道误连接和流出污染问题。 应该观察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市政井盖、雨水格子格式简洁,协调,使用与地面铺装协调的色彩和材料,有条件可以进行隐蔽解决。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庭院落成式的历史文化街区,应该以庭院落成为单位进行雨水的停滞,减少外排水量。 院子深处和附近的路最好使用透水路面,路边的绿地和树池最好是下凹式的。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现在广场通常使用无透水材质的地面。 新标准建议,广场最好使用透水材质或结构透水方法。 为了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担,可以将广场设计成微下沉形式,将雨水暂时储存在广场上。 广场周围存在绿地的情况下,可以把广场的雨水导入绿地进行停滞和渗透。 广场周围没有绿地的情况下,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广场的下方或其周围设置灰色的雨水调池,将广场雨水导入雨水调池暂时储存,降雨后排出。

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另外,新标准对城市水系设计也提出要求。 城市水系要统一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功能诉求,在枯水期保证河流水系的基本生态水量,在汛期保障标准内洪水的安全排泄。 (记者张楠)

标题:热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发布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6/38847.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