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好孩子”,很“潮”
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新闻本报记者陈颐
设计独特、风格新颖的童车登场在展台上,受到国内外顾客的“审查”。 高个子模特推着这些时尚“潮品”穿梭于陈列室,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这是前几天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幼儿用品展览会上江苏好儿童集团展厅内的一幕。
“好孩子花了30年才做了一件事。 成为世界名牌”江苏好子集团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在展会现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条路很不简单。 从中国产品到全球企业品牌,好孩子应该说几点是对的:多次创新,领导标准,追求终极质量,好孩子赢得了全球顾客的信任。
据统计,好孩子的婴儿车连续13年成为世界销量冠军。 汽车座椅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5%,欧洲前五大经济体超过42%,在中国市场达到27%,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市场位居第一。
“摇晃”的灵感
1988年,宋郑还是江苏昆山某中学的副校长。 当时他岌岌可危,负债100万元以上接手了濒临破产的学校经营公司。
创业的辛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宋郑君一直很自信。 “那时我觉得只要做自己的产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就能赢得惊人的胜利。 不做还是得第一名? ”。
1989年,宋郑从摇椅中获得灵感,发明了摇篮式婴儿车,由此创立了一个好的儿童企业品牌。 1989年11月末,好孩子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婴儿车上市了。 不久,好孩子“打”进了当时全国最高级的百货商店之一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这相当于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水路”宋郑又说。
1991年,刚“3岁”的好孩子还清了工厂建设时教师们的资金。 1993年,好孩子成为国内童车销量第一,销售额达到1.1亿元。
扎根于全球市场。
随着好孩子的翅膀丰满,渴望“飞得更高”。 于是,好孩子开始进入“用中国的资源创造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阶段。
其实,1992年宋郑有进军海外市场的想法,但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到1994年,好孩子开设了第一家海外企业。 当时,好孩子使用了推动将自己的企业品牌产品直接销售到海外市场的方法,但进展非常缓慢。 因为很多发达国家的顾客对企业品牌意识很强,很少轻易购买陌生的企业品牌。
尽管经营独立企业品牌的道路被封锁了,国际市场的巨大空间却让宋郑看到了希望。 他根据欧美客户的生活习惯设计了两种“摇摆”的婴儿车,拿着新产品来到了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企业cosco。 “双方花了15分钟决定合作。 ”宋郑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 商业世界是现实的,如果你自己的产品没有价值,就不能合作。 能打开海外市场的是创新,依靠不断上市的新产品”。
中国公司为了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需要注意那些重点吗? 宋郑还的经验是录用当地员工,研究当地的习性,从文化和价值观出发把自己变成当地的公司。 “好孩子有1400多名外国员工。 好孩子的文化,不管你从哪里来,我们都是一家人。 为了在市场上取得胜利,团队的信息表现非常重要,所以好孩子的会议一定要委托专业的同传进行现场翻译,信息表现变得顺畅,矛盾变少,效率也提高了。 为了让所有员工都感到清楚,我为自己的梦想工作。 ”。
给产品以时尚的气息
宋郑还将好孩子的使命缩小到三个词,说:“关心孩子,服务家人,回报社会。”
现在,“90后”成长为幼儿用品市场的主力顾客。 为了得到这一代支出集团的同意,必须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 这意味着好孩子必须做三件事。 第一,继续提高产品质量,没有好的质量,就不能说是好的企业品牌。 第二,要继续提高产品科学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习惯,幼儿用品也要适应这种趋势,使产品更好地使用,更聪明。 第三,继续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以更实用的功能和更时尚的设计受到客户的欢迎。
“创新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 ”宋郑还说,现在好孩子在全世界有7个研发中心,400多名设计师。 他们还与来自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地的60多位艺术设计师签约合作,构建创造性平台的生态圈,努力给产品带来足够的时尚气息。
现在,“三十而立”的好孩子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面对未来,好孩子会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也就是说,从经营企业品牌向经营顾客的转换,从经营资产向经营能力的转换,从经营产业链向经营平台的转换,从创造物理价值向创造社会价值的转换。
标题:热点:“好孩子”,很“潮”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3/38219.html
上一篇:热点:多举措推动提高上市企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