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国日均新设 公司1.97万户
本篇文章1313字,读完约3分钟
图表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新企业的注册登记,因为有去四川出差的重要股东,会不会搞错手续呢? 」通途国际旅行(北京)有限企业副社长汉克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注册公司的周折,担心“让10名以上的股东在一张纸上签名,发送文件,光这些就辛苦了一个月”。
现在,相关股东可以分别通过“公司注册e窗通”的在线平台,通过远程签名进行确认。 手续没错。 今年10月28日,汉克在北京市东城区新注册企业时,各股东打上“秒牌”,不到1小时通过了资料审查,当天获得了营业执照。
今年10月,中国日均新设公司1.97万户,加上个体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均新设市场主体6.42万户。 到10月末,全国实际上市场主体超过1.2亿户。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1.97万户”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数字的背后是创新创业的活力。
在枇杷树下,吸引了200多万粉丝。 谁能想到四川攀枝花米易县草场乡的这个直播,其实把当地的枇杷卖给了太平洋另一边的加拿大? “我们的直播吸引了水果出口企业,得到市农牧局等的支援,最初出口了1吨枇杷。 ”。
当地新成立的家电制造商袁勇负责人说:“创业的梦想可以在大城市实现,在乡下也可以实现! ”。
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优化了创新创业环境,大幅度降低了创新创业价格。 在广东港澳大湾区,广州番禺“双创町”每年安排近1.4亿元的人才专项支持资金。 在北京北大科技园,对高质量创业公司不仅可以打折水、电、互联网,还可以打折租金。 在陕西省,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已经超过100家……新建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争相破土而出。
数字背后有新旧动能转换的潜力。
初冬的北京中关村,晚上的气温下降到了零下,但室内的咖啡还在冒热气。 “每两周聚集一次同行,探讨产品设计、尖端技术,可以感受到大家的力量! ”妙笔智能科技的创始人周登平在谈论自己的创业行业——人工智能时,话多了。
“经济整体平稳,稳定中输送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期待,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给高新技术创业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周登平说:“企业成立于年初,业务量从每月20%增加30%,从十几人高速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
“在新设公司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闻化学品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是一大亮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杨文研究员说。
数字的背后是商业环境的持续优化。
“过去工商公安税务社保银行……经营公司的‘脚踏实地’现在新闻是‘脚长了’,所以在网上做比较方便。 ”。 江苏南通宇速物流相关负责人邵季严说。
在北京,“知识认可”模式重新升级,住所核检查率先实现了“秒批”。 在上海,商业环境改革“3.0版”开始,改革的展望再次扩大。 江苏省发布了150份任务清单,优化公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商事制度改革措施不断。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全球商业环境报告》,我的国营商业环境比去年排名第15位。 从明年1月1日开始,中国将实施《优化商业环境条例》,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商业环境的构建,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兴业打破壁垒,致力于解决难题。
标题:热点:我国日均新设 公司1.97万户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3/38185.html
上一篇:热点:这速度,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