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多彩民俗 节味浓浓(行走台湾)
本篇文章1335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冯学知《人民日报》(年06月28日20版)
“冲浪冲人,波浪争先恐后”6月18日,台北大佳河滨公园,许多龙舟被列为起点,爆竹响起,一声,龙舟如离弦之箭迅速发出,基隆河两岸观众齐声应援,鼓声响起。 当天下午的龙舟比赛,在台北形成了庆端午的热潮。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民俗活动,端午以丰富的民俗复印件和形式被台湾国民迷住了。 在台湾各地租端午求吉祥,祝平安,新旧民俗、大小活动密集出场,节味浓郁。
有特色的民俗充满活力
年轻的时候,开发台湾的前人面对的是瘴疠茂盛的环境,台湾的很多民俗与疫情的驱除有关,认为一年夏天初的端午尤其如此,形成了很多有地方特色的端午习俗。
6月16日,在苗栗县头部市芦竹浦区,一群人排成两侧,听到口哨,捡起周围的沙袋向对方阵营猛烈投掷。 这样热闹的场面,从自由苗栗县传来了文化协会主办的“石战五月节”。 项目经理罗丽萍介绍说,初期的这个风俗是在不同的村庄投掷玉石进行对战,以祈祷疫情的消除。 现在,他们想通过举办“石战五月节”,用沙包代替玉石,配合兴趣和端午市场等因素,让以前流传下来的风俗活跃起来。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变化,许多以前流传的习俗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端午前后,台北市动物园发表了科普活动“五毒特展”,令人赏心悦目。 民间谚语有云:“端午节,炎热的日子,‘五毒’醒了,静不下来”。 每年午睡时,“五毒”都要开始犯罪,这天中午前把房子的角落和各黑暗地方打扫干净,洒石灰,喷雄黄酒,烧药烟,把房子打扫干净,关掉“五毒”,清除肮脏的气体。
今年端午期间的“五毒特展”上,展示了龟壳花、帝王蝎、黑眼眶蟾蜍、蜈蚣、壁虎、墨西哥红膝头捕鲸蜘蛛等,保育人员为游客进行了说明,许多人带着孩子来参观。
为了每年端午也符合学生的备注,很多学校门口都挂着布娃娃。 因为是“包粽”的谐音“包中”,所以学校和家长都想做好彩头,给孩子带来好成绩。 商家挖掘商机,宣布“百分比粽子”。 “百分比粽子”有两个蛋黄,意思是金榜题名100分。
以前流传下来的背后有深深的爱情
在台北,说到粽子,很多人一定会想到台北南门市场的旧店“南园”。 端午前后,很多人排队追逐“南园”的湖州生肉粽。 湖州鲜肉粽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剥下后,酱汁扑鼻,油润,咸度适中。 这种地道的味道是“南园”创立者钟奶奶从浙江省老家带来的。 当时举家搬迁台后,钟奶奶为辅助家庭支撑了一个叫“南园”的摊子,专门做浙江小吃,没想到经过半个世纪会成为有名的老字号。 现在出名了,食客多了,但质量没有减少,经常在家族4代一起动手。
吃是食物,但读是乡愁。 这几年营业价格上涨,钟奶奶说“吃亏也要做”。 就是为老客户保持家乡的味道。
台中大甲区的砧山以“剑井”闻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端午节去山里打水。
据民间传说,当时郑成功率兵通过这里,被敌军包围没有水可以利用,郑成功将宝剑插入地面,裂开在地上涌出泉水,然后有“剑井”。 端午的风俗加上郑成功的故事,“剑井”的午睡水最受欢迎。 端午当天,早上八点半出现了排队的人潮。 75岁的童老每年都带孙子来取水,今年人很多,他们一直等到11点半。 有人问花这么多时间取午睡水有用吗? 童老说:“这是前人传下来的规则! ”露出了笑容。
标题:热点:多彩民俗 节味浓浓(行走台湾)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1/3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