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本篇文章2343字,读完约6分钟
把中医药事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闪耀这一中华文明宝物——最近中医药的迅速发展喜报连连,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出了重要指示,《促进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医药传承创新迅速发展的意见》正式发表,全
“中国之草”拯救百万人的生命,“魔法银针”穿越“一带一路”……含有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中医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类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世界需要中医药。
今年5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 icd-11 )》,首次引进了中医药起源的以前传来的医学篇章,这是中医药正式访问国际主流医学这一分类体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以前传来的医学相关规则是中医药开放迅速发展、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东欧各国、东盟、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构加强了以前传来的医学国家政策制定、科学研究、标准化等行业的合作。
张伯礼说,中医药进入世界是时代的诉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变革。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把疾病作为第一研究行业,而应该把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的第一研究方向。”
“世卫组织的这一论断正是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张伯礼说。
张伯礼说,中医药学本质上是健康医学的先驱:中医药学强调养生保健未病的积极疾病预防思想,是完美的医学知识体系。 “这一学术特色和特征符合当今医学快速发展的诉求,这也是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
在此背景下,中医药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 数据显示,中医药目前已传递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迄今为止,113个国家同意采用针灸,其中20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系统。 另外,通过确定药效物质,确立标准化的生产链,有几个中药配方可以更迅速地被欧美市场接受。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9个国家设立了以前向医学传递的法律法规。 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包括匈牙利和葡萄牙等,中医被列为健康医疗系统的一部分。 ”张伯礼说。
疗效得到国际承认
前几天,年度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公布了获奖名单,来自中国的屠呦呦成为三位获奖者之一。
教科文组织在发表中宣布,屠呦呦发现的新抗疟疾药青蒿素在20世纪80年代治愈了许多中国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为一线抗疟疾治疗方案,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将非洲疟疾致死率降低66%,将5岁以下儿童疟疾死亡率降低71%。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后,再次得到国际赞同,屠呦呦的中医药研究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使用武之地和传承创新。
“青蒿素是以前传来的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屠呦呦说,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中获得诺奖,表明中医药已进入国际视野,直到包括中国起源在内的以前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 icd-11 )》。 根据中国海外文局对外传达研究中心在五大洲22个国家开展的第五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的结果,中医药继续成为国家形象的亮点。
张伯礼说,在循证医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等一系列优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层出不穷。 “中医药的疗效已经得到国际同行的同意,科研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 ”他说。
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等疾病中的疗效得到国际同意,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物化学要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顾魏对一些例子印象深刻: 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是第一个汉子 年9月,中国首次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的治疗流感的中药连花清疫胶囊美国二期临床研究在弗吉尼亚州正式启动。
贡献中国智慧
在中医药服务惠及世界、造福人类的过程中,作为中华优秀以前传承下来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也为人类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案。
目前,中医针灸和藏医浴法分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单,大量中医古籍成为中华文化中的医学瑰宝。 被称为“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成为受欢迎的养生保健和诊疗方法,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心和迷恋。
现在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把独特的特征融合到跨国医药文化中,成为不同文明美丽和共同的最佳描绘。
在提高中医药国际传达文化认知度的过程中,孔子学院、中医药境外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根据孔子学院总部的数据,迄今为止,世界上有16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还有更多的孔子学院开设中医药课程,进行中医药文化讲座、体验等活动。
孔子学院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孔子学院已成为认知世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医药文化以多种形式传遍世界各地,包括与海外大学合作开设中医专业和中医类中文单位课程等。
目前中医药已成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副本。 中国已经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签订了专业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国外中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数百所中医药大学。 按照计划,到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各方基本形成合作的新格局,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
“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对外援助项目,也是中华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副本,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表现东方智慧,为健康世界的建设服务。 ”张伯礼说。
标题:热点: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0/3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