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黄河源头清水长流
本篇文章2524字,读完约6分钟
原标题:黄河源头清水长流
图为黄河源头的美丽风景。
青海省作为黄河发源地,国内干流总长1694公里,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复盖省内30个县(区),每年向黄河下游输送264.3亿立方米的源活水,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黄河流域
卡学是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牧民,也是黄河源的生态管理者,多年来一直在黄河岸边巡逻。 他说黄河从我身边流淌,黄河就像我们的母亲,我目睹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每天都变好。
沿着卡学指导的方向,记者来到了黄河的源头。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国内巴颜喀拉山麓,保护黄河源的生态环境,成为青海省正义的使命和负责人。
一万名生态系统管理人员奔走于三江源
黄河起源于青海省国内巴颜克拉山北麓,在青海省流经曲麻莱、玛多、甘德等16个县域,不仅培养了勤奋的各族人民,而且培养了新时代的生态管理员。
黄河上游沙化加剧,泥沙流失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多,河水浑浊。 种植植被,增加草量,修复生态是当务之急。 为了减轻草原的负担,获得休养生活,青海省采取了减少家畜移民的政策。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一户至少产生了一名生态管理员,致力于黄河源头的生态保护。
记者来到戈罗州马多尔县,今年见到了31岁的牧民索。 他穿着“生态保护者”字样的黄色马甲,在河边巡逻,手里拿着黑色垃圾袋,边走边捡河边的垃圾。 “我2012年正式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生态管理员。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当地人的环境意识也提高了。 ”索索说。
清洁河道是黄河沿线生态管理员平时的重要工作。 生态系统的家长们一出门就带着垃圾袋,每天一回到村子就“满载而归”。 索索说:“这几年,国家投资建设了垃圾回收点。 根据最近的便利大体,把垃圾投入垃圾回收点,乡镇政府定期安排垃圾运输车,把垃圾送到县的垃圾解决工厂无害化解决。 各村也经常组织群众捡河道垃圾,分类解决回收,净化河道环境。 ”。
生态系统的监护人每天随身携带干粮,饿了就拿出来擦一口后继续巡逻。 经常步行30英里以上,午饭只能在路上吃。
索南仁青是曲麻莱县的牧民,成为黄河源生态管理员后,他担任区域内日常巡逻、垃圾清理、辅助监督执法、生态监测等职责,一年四季忙碌。 有时我的脚肿得连靴子都脱不下来,但我没有抱怨。
勤奋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大家都很高兴,发现在这几年的保护下,家乡的草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干净了。 随着植被的增加黄河的泥沙也变少了。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说,目前三江源的1万多名管理者发挥巨大作用,有力保护黄河源的生态环境。
实施综合管理,干流省水质维持ⅱ类以上
记者在玛多县看到黄河源“姐妹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碧波荡漾。
玛多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省、州、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 经过集中连片式恢复管理,管理砂石料场弃坑450处、3000多亩,种植回填土150万立方米多、牧草20万亩,管理河道5处,对9个湖实施了良好的湖泊工程管理。 整修后的草场牧草气势恢宏,曾经的“伤疤”被抹平,海子如星,绿草再现了如菌的河源之美。
青海省除了实施良好的湖泊工程管理外,还重视污水的解决。 “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在贵德真的越来越清了。 在贵德县,尾水解决湿地正在建设中,鹅卵石排列整齐,尾水被很好地过滤,看到人工栽培的芦苇、沙巴被风摇动。 工程竣工后,污水解决厂的尾水经净化解决后,排放到黄河。
贵德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德清告诉记者,全县致力于“净水工程”的实施,采取合理的存积、疏导、防护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24小时清黄河”。 另外,建设了“保护湿工程”,陆续投资1.8亿元,建设了贵德黄河清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力推进“河长制”,实现了全县19河1水域责任区域的全面展望,构建了黄河岸线生态保护带。
位于黄河上游的海东市化隆县是黄河上游的农业区之一。 化隆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韩平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生活污水的收集解决成为全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注的焦点。 县内可能会影响沿河的饮食店和沿着河道采集沙子等黄河的水质。 记者说,以前的采沙场现在种杏树、榆树、云杉苗,大部分苗木生存。
在现场巡逻的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干部王雅贞对记者说,目前全省稳步展开污染防治8场标志性战役,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加强城乡人口居住区水污染控制,面源污染管理 在黄河河源头区域实施了要点流域主干支流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良好的湖库生态保护、污水集中处理、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等工程,保持了黄河源的水质。 近年来黄河干流省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凝视着各自大小的支流
整治黄河所有大小的支流也是青海省的重要任务。
记者看到,在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流域的白沉沟,通过开展一系列河道整治工程,传统淤泥堵塞路线、周边大众倾倒垃圾的现象消失了。
沈家村村民沈存邦说,河道修好后,村庄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塘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的支流。 多年前,由于生活污水和公司污水的排放,原本清澈的湟水河被臭气包围着。 现在,通过几年的管理,塘川又恢复了从前的清澈状态。
塘川河两岸400米范围内被划定为禁养区,转移了32个家畜养殖场。 现在塘河的河水蜿蜒流过,河中央的小渚跳到小鸟身上,河里的小水坑蝌蚪在游泳。 塘河两岸,绿树成荫。 刚建成的人行道,成了人们锻炼的地方。
对这样的成就,两岸人民赞不绝口。 塘川镇大庄村村民王统发说,统治后的塘川是大家休闲的好地方,环境的一部分不比城市公园差。
另外,马萨姆县内的拉加河、同德县内的尕甘川、循环化县内的清水河等支流也在管理中。 只有小河质量好了,才能保持大河的水质。
除了整治支流,支流周边的水土保持也很重要。 民和县在黄河岸边反复进行山、水、林、草、景、田、园、道、村、镇“十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山川披绿,满目翠绿。
在现场的青海省水利部干部杨辉说:“‘十三五’以来,青海省向黄河流域水利投入了170亿元以上,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全面建设,年-年完成了新的水土流失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的管理。”
水环境的整备,永远在路上。 黄河的源流,华夏的孩子们用智慧和双手描绘美好的明天。
标题:热点:黄河源头清水长流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3/33772.html
上一篇:热点:北京的秋由绿到美
下一篇:热点:生态好 引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