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垃圾分类进步实实在在
本篇文章2962字,读完约7分钟
日前,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行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解决设施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确定了要求,到2023年,46个重要城市全面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 推进京津冀与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活垃圾分类解决。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基本符合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 建制镇逐渐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能力,向农村地区延伸。 我国的垃圾分类事业从点到面逐渐展开,效果显着。
日前,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颁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解决设施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对垃圾分类投入、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解决设施建设进行了安排。
最近,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热度持续上升。 7月,上海市垃圾分类提交周年答卷8月,北京市迎来了垃圾分类季考试。 另一方面,根据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46个主要城市将在年末之前先行实施生活垃圾的强制分类,临近期限,很多城市垃圾分类立法最近相继实施或迎来落地。
“好习性”也是“新时尚”。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止年报》,每年200个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亿吨多,产生量前10位的城市贡献了6256万吨。 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北京、广州、重庆、成都。
垃圾分类,大城市必须先试试。 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 一年来,上海市垃圾分类效果显着。 今年6月,上海市整体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96.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为6813.7吨/天,增加了71.1%。 有害垃圾的分类量为3.3吨/天,增加了1.2倍。 湿垃圾的分类量为9632.1吨/天,增加了38.5%。 干垃圾处理量在15518.2吨/日下降了19.8%。
从“扔一个篮子”到“细分四个桶”,上海居民养成了自觉分类的习惯。 上海市年上半年垃圾分类实效评价结果显示,居住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 也就是说,在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期间志愿者完全撤退后,三分之二的小区依然可以反复投下破袋、自觉分类。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说,上海垃圾分类事业已经进入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轨道。
今年5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 三个月来,北京市垃圾分类表现出家庭菜余份数量大幅提高,菜余份质量逐步提高,桶站设置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其他垃圾清运量明显下降等“六升二降”效果。 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京市家常菜垃圾日达到1764吨,比4月下旬增加309吨,达到470%; 比5月日平均740吨增加了137%。 特别是7月下旬的日子是2093吨,首次突破2000吨级。
关于北京垃圾分类的效果,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以问题为导向,要点突破。 不平衡,不够,从碎片化到微细化,从短期性到长期性的转移没有完成,但进步是肯定的。 ”。
“用脑子”和“动真格”
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各地开动脑筋,结合实际,想出了很多实际技术。 例如,制作顺口、短片视频让居民巧妙地记住垃圾分类类别,发表垃圾分类“红黑排行榜”,实施垃圾分类点交换生活用品制度等。
“网加”使垃圾分类更聪明。 在山东省,全省第一台ai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在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采用。 该设备可以通过面部识别验证客户身份,自行投票,自动称重,实时给居民相应的积分,转移到居民的绿色账户。 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发布了“生活垃圾如何分类”的小程序,为市民提供垃圾分类查询途径。 北京市城管委员会发布了“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可以输入垃圾的名称,拍照,调查垃圾的种类。
从提倡分类到强制分类,各地比较垃圾分类的执法也变得“认真”。 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截至7月31日,立案调查生活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6990件,其中举报集中于大众,立案调查违法行为严重的99件生活垃圾混载违法行为,调查个人违法行为的有3323件。 北京市城管执行局副局长温天武表示,从已经制定调查处分的个人违法行为来看,发生问题的地区依然集中在居住区和周边道路上。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生活垃圾的分类意识还不够充分,个别居民图方便麻烦。
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住宅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年底前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第一再生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城区范围内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第一个重点城市一共是46个。 “垃圾分类制度以法治为基础,这46个重点城市是国内比较有影响、代表性的城市,依法推进垃圾分类很重要。 ”刘建国说。
“考试期间”即将到来,各地垃圾分类立法的步伐正在加快,实施时期大多已确定。 目前,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个月都会有城市立法落地。 10月1日,《长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1年1月1日起,《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许多在条例中确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将其与单位和个体的征信联系在一起。
补短板还得实行。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事业从点到面向方面逐渐发展,效果显着。 但是,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解决设施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还不健全,焚烧解决在垃圾无害化解决中所占比例依然很低。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解决设施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3年,46个重要城市全面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 推进京津冀与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活垃圾分类解决。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基本符合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 建制镇逐渐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能力,向农村地区延伸。
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说,各地必须调查现有垃圾分类和解决设施短板的弱点,整理设施建设的诉求,确定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逐步分解执行各项目标的责任。 “《实施方案》强调了适合地产的好处,诱惑各地建立完全的垃圾分类投入、收集、运输、解决系统。 ”刘建国说。 例如,焚烧解决是减少填埋、节约土地、控制污染必不可少的方法,“实施方案”提高了垃圾焚烧解决能力,在生活垃圾日清运输量超过300吨的地区,迅速发展了以焚烧为主的垃圾解决方法,适合生活垃圾的清运量 鼓励跨地区批量建设焚烧解决设施。
刘建国说,“地产合适”也体现在厨房垃圾解决设施的建设中。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颁布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对厨房垃圾分类解决提出确定要求的地区,必须根据厨房垃圾分类收集情况,科学判断,基于适度的先行,大体上稳步推进厨房垃圾解决设施的建设。 在没有制定垃圾分类法规的地区,以及厨房垃圾资源化缺乏消化途径的地区,厨房垃圾可以被纳入现有的焚烧设施中统一解决。
“这意味着基层设施的布局和结构在地产上是合适的,分类方法和标准不得不在地产上是合适的。 ”刘建国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熊丽)
标题:热点:垃圾分类进步实实在在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2/3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