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江西分宜重金属污染农地变身“粮仓”
本篇文章645字,读完约2分钟
金秋季节,来江西分宜钏阳湖畔钓鱼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被微风吹动的金色稻穗卷起千重波浪的美丽所吸引,纷纷停下脚步拍照。 在地里检查稻谷质量的技术人员说:“注意稻穗拍照! ”他喊道。
眼前的金黄色稻田曾经是重金属污染农田,荒废多时被列为修复项目后,单季水稻种植成功,亩产达1200多斤。 酌情,类似农地已修复近2万亩,年产粮食2400万斤,经监测达到国家稻谷类粮食标准,市县国储粮食全部订货,重金属污染农地今后成为“粮食仓库”。
据了解,分宜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定居了10余家三线军工要点公司,改革开放初期的工矿公司达300余家,被列为江西省35个要点工业调度县之一。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这里生态破坏严重,大片农田被污染荒废,稻谷类作物的镉、锰、铅、砷等元素超过标准,粮食等农产品滞销。
为了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金属污染农田问题,分宜县加大农地管理修复力度,制定了《分宜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管理与修复试验项目实务方案》,将公司污染现场转移关闭1000余处,污染区划风险判断400余块
为了构筑粮食生产的安全屏障,分宜县请出去,进来。 学习外国重金属污染农地的修复经验,聘请从事华中农业大学环境污染修复研究的教授和武汉、安徽、四川等行业的专家对全县100多个粮食农家进行农地重金属污染管理培训。
此外,分宜县多次重复“谁管理,谁受益”的奖励机制,引进10家粮食加工公司、40多家粮食栽培巨头,政府负责通水通机械及所有粮食产品的统一订单,将社会资金和力量在重金属田间污染超标管理中 孙子龙
标题:热点:江西分宜重金属污染农地变身“粮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1/3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