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蒙牛3.03亿元“搭救”中国圣牧
本篇文章1762字,读完约4分钟
连续两年亏损的中国圣牧终于等着接手来了。
年12月24日平安夜早上,中国圣牧( 01432.hk )发布的公告显示,企业已与蒙牛奶业( 02319.hk )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蒙牛签订投资协议,向后者出售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企业51%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中国圣牧也将下游业务液乳资产和整个业务交给合资企业经营。
前蒙牛高级管理层的有机奶创业梦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圣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奶原乳公司,到年6月30日为止有奶牛11.7万头,其中有机奶牛近9万头,上半年生产有机奶24.5万吨,非有机奶9.5万吨,本公司品牌有机液体乳制品3.7万吨
蒙牛是中国乳业史上非常特殊的公司,不仅其业绩和体量,而且以前和现在“蒙牛系”对中国乳业人事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蒙牛前副总裁邓九强创立了国内最大的原料乳厂现代畜牧业( 01117 )。 原社长杨文俊现在是内蒙古精神病繁殖生物技术(集团)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精神病”,834179 )的理事长。 孙先红原副总裁曾经是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抗旱”,300355 )的股东。
与杨文俊、邓九强不同,加入蒙牛前姚同山在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工作,2001年成为蒙牛的首席财务官。
蒙牛于2004年在香港联合所上市,姚同山功不可没。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络说,姚同山来到蒙牛后帮助蒙牛建立了更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外界印象最深的是三聚氰胺事件后,那时姚同山被派往香港成为蒙牛对应媒体的唯一发言人,姚同山深受感动。 后来姚同山在公开场合说,这也是他创业,进入乳业上游畜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中国圣牧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当年实现收益21.32亿元,此后两年收益稳定增加,依次为31亿元、34.67亿元。
但是好景不长,年损失9.86亿元,年上半年再次损失10.67亿元,创始人姚同山辞去了CEO职务。 据公布,去年12月末,中国圣牧创始人姚同山辞去CEO职务,大股东、圣牧理事长邵根组兼任代理CEO,姚同山继续担任企业执行董事。
奶业专家王丁棉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说,随着整个上游产业进入冬季,奶源过剩成为所有大型牧场的第一个问题,中国圣牧也幸运的是,中国圣牧最大的问题是将高端价值的有机奶销售给“白菜价格”,“有机 ”王丁棉说。
蒙牛的圣诞礼包能拯救圣牧吗
在业界,中国的圣牧濒临破产,在这个“危急”时刻,圣牧终于等待了“救星”蒙牛,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为了交接圣牧高科51%的所有权,送去了3.03亿元。
根据中国圣牧的公告,中国圣牧和圣牧高科分别向内蒙古蒙牛出售目标企业26.67%权益和24.33%权益,内蒙古蒙牛向圣牧控股和圣牧高科分别支付人民币约1.59亿元和约1.45亿元。 股票购买协议完成后,内蒙古的蒙古和企业分别拥有目标企业的51%和49%的权益。
这些收购完成后,圣牧高科将一并记载蒙牛奶业。 另外,根据协议,双方合资企业的董事会由5名代表组成,其中蒙奇3名由圣牧2名,董事会主席和社长由蒙奇方面提名。
到目前为止,中国圣牧非常接近被伊全资金收购。 根据当时伊的公告,计划以46亿元收购中国圣牧37%的股份,但最终没能达成这笔交易。 受今天收购信息的影响,截至今天午睡收盘价,中国圣牧上涨了23.33%至0.37港元。
关于这次的“托盘”,蒙牛奶业副社长纪晓东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络指出,在这次交易中,蒙牛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的原乳、有机奶源的布局,加快企业有机乳制品业务的推进。 “然后蒙牛可以向圣牧输出更好的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帮助圣牧获得更好的运营利益”。 纪晓东说。
资深乳制品领域的解体师宋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络采访时表示,在这次交易前,蒙牛也是中国圣牧的主要原乳顾客,收购中国圣牧就像收购现代畜牧业一样,蒙牛有控制高质量奶源的意图 “目前国内乳业竞争的两大格局已经形成,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蒙牛必须实现千亿的目标,除了依赖于内在性的增长外,领域并购也是重要的途径。 ”宋亮说。
关于未来蒙牛如何运营圣牧,宋亮说,蒙牛进入主圣牧后,首先帮助圣牧重新展开下游路线,进行企业品牌建设,然后缩小调整上游重资产的方向。 “最后,蒙奇有可能大幅调整圣牧的管理框架和人员结构,简化人员,进一步降低价值成本”。
标题:热点:蒙牛3.03亿元“搭救”中国圣牧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0/3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