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农村“臭酱”品出小康香滋味
本篇文章97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8月3日副标题:农村的“臭味增”品有小康香的味道。
徐凯鑫
东北味增在发酵等特定阶段有一定的气味,所以也有人不习惯被称为“臭味增”,但口感非常新鲜。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芦河镇东升村,每天早上唤醒村民们,去除鸡鸣,有浓厚的味增汤。
东升村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随着消除贫困的攻防事业进入决赛决赛,这个小村庄也迎来了小康社会的曙光。
“现在政策很好。 扶贫产业有点分红,但村里没有自己的“生意”。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关心村子什么时候能在景林建立自己的产业,带领村民们从“吃饱”走向“发财”。
“去年年末,听说得到了新的项目支援,急于向镇上了解了情况。 ”景林说,当时的省有50万元的投资,可以建设味增工厂。 难点是年元旦前开始生产,资金半年后入账。
“建了一个月工厂开始生产了,可以吗? ”。 毕竟涉及整个村子,景林的心中有时会“打鼓”。 回到村子后,他开了一个通宵会议。 “村委会旁边的废校将成为工厂的据点”“工作不困难,村子里的穷人大多在家”……大家的支持和热情被景林感动了。
第二天早上,他再次来到镇政府,说:“是的,这个工厂建在我们村里。 ”。 忍受严寒,村干部去多个味增工厂视察,自掏腰包收集工厂经费,收集近20户穷人家,冒着零下20度以上的低温,带大家正式开工。
年元旦,新的味增工厂挤满了村民,掀起锅,烧开水,看到豆粒在锅里翻来翻去,大家冻了一个月的身体,这一刻也“热了”。
4月,在景林又来了县里的“亲戚访友”。 这个信用盖有一百多个,那个信用盖是包装箱。 “我不害羞。 如果能做好味增,我的个人面子是什么? ”他说。
现在东升村生产味增3万斤,已经销售了近5000斤。 工作了半年的穷人家李淑琴摇身一变成了万元户。 “这笔钱,要自己挣,让心情平静下来。 ”她说。
除工作外,味增工厂将使村民迅速发展家庭经济,免费为100多户村民提供高质量的豆种,种植后高价回购,预计家庭均增收700元左右。
“以前我在院子里做饭,吃不下去就扔了。 我今年种了两亩大豆。 一到秋天就能卖1000元以上啊。 ”贫困的石兴国说,今年有钱购买年货。
据景林说,味增工厂马上引进袋装生产线,扩大销售渠道,明年生产10万斤以上,增收的话可以覆盖整个村庄。 “最近流行直播磁带。 我也在学习。 努力把豆酱卖得更多,更远。 ”他说。
标题:热点:农村“臭酱”品出小康香滋味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9/3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