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释义里的学问
本篇文章668字,读完约2分钟
□汪榆淼
年3月15日,民法总则高票通过,自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专业性,因此解释法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我国著名民法学者张新宝教授的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可以说是民法总则释义的佳作。
这是中等规格的法条释义书。 以往的法条释义书籍多对理论说、比较立法例等背景复印件展开大篇幅的记述,这本书改变了这种风气,对条文展开了极其细致的解释,真正符合“释义”这个书名。 全书以民法教义学为基本工具,逐一说明民法总则206条文。 各条文的解释分为“本条主旨”、“核心概念”、“条文详细解”三个部分。
《本条主旨》相当抽出,有一两句,提纲。 “核心概念”对与法律条文相关的基础概念进行了基本的法学文义解释,与通常的法条释义书相比是全新的专栏设计,可以说是描绘龙点。 “条文详细”是全书的重要内容,本栏对各个法条的设定意义、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该条的适用范围、与其他条文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相当细致的解释,可以说是绳之以法的分析,这也是书的学术集中表现。
张新宝教授作为深入参与民法总则制定过程的罕见学者,这种独特的参与经验可以比较正确地把握立法精神,恢复条文的立法原意。 例如,这本书是第185条侵犯英雄烈士人格权益的民事责任解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作者在说明过程中保持着很大的抑制是值得称赞的。 对于有点争议的问题,作者指出问题的存在,并不武断地安装自己的答案。 简单介绍相关的理论学说,不会陷入学说争论的泥沼。 这种法条解释中罕见的抑制精神,表现出正确实用简洁的特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标题:热点:释义里的学问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3/29750.html
上一篇:热点:学民法 明为人做事治国之道
下一篇:热点:旅行中读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