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与法治日报|在《法治日报》读懂法治中国
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胡凯
作者的照片
如果一家报纸影响我的三观,改变我的人生,那一定是《法治日报》。
2008年初,我从公司政务部门调到边境管理部门,新的工作职责之一是指导广西边海防管区近80个边防派出所防止和解决矛盾纠纷。 第一次来新岗位时,如何在基层单位开展和指导矛盾纠纷的预防解决? 如何通过大众工作收集矛盾纠纷的警告消息,跟踪和中介解决? 如何科学地总结和广泛普及矛盾纠纷中介的经验方法? 处理这些问题成为适应我的新岗位和打开工作局面的当务之急。
我不知道怎么开始这项工作时,偶然在同事办公室看到了法制日报(法治日报)的前身)。 抬起眼睛,被她认真的布局、明亮的标题、严密的文案所吸引,我无法放手。 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政法综合治》版,上面的复印件有助于通过专业权威的解读、细致的实例解释、多维视角的综合治故事的发掘,把握矛盾纠纷的原因、规则,防止解决。
读了那天的报纸后,还没有“解渴”,而是找到以前的报纸继续读。 我迷上了,开始订阅法治日报。 遇到我的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复印件时,用小剪刀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必要时打开笔记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和相关方法,启发思考,开阔视野。 从那以后,《法治日报》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我的事业构想扩大,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手里的事业也很自信。 除此之外,我积极向《法治日报》投稿,有时在报纸上发表复印件,使我兴奋。
和《法治日报》的缘分就是这样美好。 年,据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推进处副处长尚永江介绍,我认识了法治日报社驻广西记者站记者马艳,并结束了连理。 领取证据的日期是第二年1月5日,证人是法治日报社驻广西记者站长莫小松。 餐桌上,我知道这一天是我的生日,也是莫站长的生日。 媒人尚永江是我的同乡,也是《法治日报》的资深通讯员。 四个人的关系在《法治日报》的一线联系在一起。 缘分真的很棒。
结婚后的日子,作为报社员工的家人,我更关注法治日报的迅速发展。 在每天必读的报纸上,我总是感到惊喜。 从中央到地方政法的重要改革或会议,《法治日报》发表了一系列重磅解读性报道。 关于地方出来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先进举措,《法治日报》也进行了深入采访,发表了精品报道。 在这个新闻大爆炸的时代,法治日报的权威、严格和深度变得更加宝贵。 在全面依法治国前所未有的高度下,《法治日报》有独特的法治视角,全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报道和解体,不仅是吸引我们基层政法部门建设快速发展的标志灯,也是经济社会的全面
《法治日报》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法治中国的建设和内涵,给心灵带来冲击的是法治日报社在政法战线上深耕细作的记者们的法治感情和负责人。 莫小松站长在广西政法推进战线奋斗了30年,从事广西政法部门推进的同志基本上很清楚他的名字。 至今莫小松站长仍在采访现场奋斗,佳作不断。 我驻扎在祖国边疆,和妻子分居,照顾父母,抚养孩子的家人的重担一直由她扛在肩上。 孩子到了5个月,妻子开始带着孩子出差,在八桂大地上跑来跑去采访。 在每天的电话里,妻子都会告诉我在采访中看到的事情。 有时兴奋地说明采访机构的建设效果,或采录现场牺牲的政法干部而哭泣。 妻子对政法部门的这种强烈感情来自于作为法治记者对政法事业的无限热爱。 这份爱,我也一次在《法治日报》的新年献词、法治雄文、法治日报文芳阁平台的作品中感受到了。 我认为《法治日报》和法治中国建设已经一体化了。 对于政法事业的发展,《法治日报》肩负重任,步履清晰。
作者的照片
转眼之间,我在祖国南疆国门、中越边境一线的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了三年,家里已经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了。 妻子的目标是用脚步填满广西地图,写广西政法故事。 我的目标是保护国门,为出入境边防检查事业的迅速发展增加瓷砖。 在家庭生活中,无论我和妻子的工作多么忙,我们都可以互相理解和鼓励。
“幸好知道清桃花面,从这里开始人行道上温暖的春天很多。 ’我相信未来的日子,法治日报会顺利的。 我们的房子也会越来越美!
(作者是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政治处主任)
标题:热点:我与法治日报|在《法治日报》读懂法治中国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1/29026.html